「看見失去,才懂得珍惜。」這是繪本「艾莉絲的樹」導讀小書裡的標題。

因為這句話,也因為作者伊芙.邦婷過去「開往遠方的列車」及「爺爺的牆」一度讓我深受感動,所以我打開「艾莉絲的樹」這本書來閱讀。

書的內容主題談的是「生命教育」,也摻雜些環保的議題,好像有那麼一點敏感嚴肅。尤其對孩子來說,生命正是華美饗宴的開始。也因為年紀不那麼成熟,所以多半還不了解生命的種種興衰頹敗,明白環保的恐怕也不算多數吧!

但是沒關係。作者的用心很好,作者的做法更好。作者覺得讓孩子注視生命的失去,也算是成長的一環。所以她寫了這樣的主題,主角選的卻是一棵樹。一棵艾莉絲從小在那樹下玩耍、聽媽媽說故事,充滿回憶與感情的草原上的大樹。因為有人濫倒化學藥品之類的東西,導致大樹中毒無藥可救,終致於不得不放棄生命。同時所有的人也不得不放棄拯救大樹的生命。在這過程中,艾莉絲說了幾句話特別引起我的注意。她說,她以為那棵大樹永遠都會在那兒,就像天空與草原,就像爸爸媽媽。

其實,人多少也都存有這樣的心態,不只是小孩而已。我們也總存有幾分僥倖,覺得某些人始終都會在那兒等著我們,特別是年邁的雙親。從孩提時代一路走來,他們始終都在,所以我們很放心,也因為這樣的放心,常常讓我們不經意地粗心。事實上,他們根本沒有給予我們任何的承諾,保證他們永遠不會離開,也或者應該說他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能守候我們多久吧。只是耐著性子,等我們事業成功,等我們覺得夠了,或者等我們累了願意回到他們身邊。

也想起另一本「永遠愛你」。之前看的,依稀記得內容大概說的是,一個媽媽對兒子的愛,從他很小很小的時候,抱在懷裡唱搖籃曲「我永遠愛你,我永遠疼你...」,在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中,孩子開始獨立了,媽媽只能晚上等孩子睡著了,摟著孩子唱搖籃曲,而後孩子終於離開家,也有了自己的家庭,非正式地走出老媽媽的生活。媽媽的生命也在這個階段進入了尾聲,因此盼著孩子回來。盼著盼著,孩子回來了,看到媽媽的蒼老,才意識到那個唱搖籃曲的媽媽真的老了,生命已是燈枯時節。看著媽媽,他想起自己年幼的時候,媽媽給的愛,完整而全心全意的愛,因而走到自己的女兒床前,抱起女兒唱著搖籃曲「爸爸愛你,永遠愛你...」。這應該就是生命的交替、愛的延續,因為「愛」,生命才能生生不息。覺得這也是很有意思的書,和「艾莉絲的樹」不太一樣的表達方式,但是談的都是生命都是愛。

喜歡讀繪本,喜歡在繪本當中尋找感動,尋找生命力。也很高興越來越多的有心人在這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印象中還有「好好哭吧!」、「獨自去旅行」也是類似的主題,有的隨手翻過,沒認真細讀,有的過去看的了。或許改天應該再找來讀一讀。

<註>:[艾莉絲的樹]一書可參閱http://www.taosheng.com.tw/childbook/childbook-A07.htm#21.艾莉絲的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