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打開電視,無意中剛好聽到于美人說起她朋友的故事。說的是她的朋友在家裡跟孩子吵架生氣,大人說一句,孩子頂一句,實在氣不過了,所以開罵。卻沒想到孩子又回了句:「你們大人不是都說『一言九頂』的嗎?」她朋友當場傻眼。

實在不願意相信這是真人實事,可是聽孩子說起班導告訴他們,學校小朋友搞笑的對話,「四維是什麼?...就是四隻維尼熊」另類新解,忍不住讓人擔心。

因此在想,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的語文能力和搞笑功力並駕齊驅呢?用什麼樣的方法,可以讓孩子潛移默化,懂得中國文化精深學問呢?要怎麼做才可以讓孩子愛上古老的智慧呢?

有時候,小朋友會說,念古詩詞讀古文好麻煩,現代的人又沒有那樣說話,何必一定要背要學?反正又用不到。聽了難免沮喪,孩子似乎比我們更懂得世故,更早就懂得要去判別哪些東西有用?應該學;哪些沒有用,不必一定得學會。但是他們可能不知道,那些他們嫌麻煩的東西,其實是經過時間淬煉過已然內化的文化。那是「根」也是源頭。

這樣小小年紀,讀書就這麼「務實」,先入為主地評判「需要」或「不需要」,將來做學問、為人處世不知會如何?或許,若干年後再要看到,那種埋著頭傻乎乎做事的人會越來越少了吧。不知道這是福還是禍?

每次碰到這樣的情形,都忍不住想,是不是我們該先捫心自問?我們教給孩子什麼樣的取捨標準?我們在行為當中是否已然告訴孩子,哪些東西重要,哪些並不重要。

上課,我沒有太多的規矩。我向來也不強求孩子的字一定要寫得很漂亮,不要潦草、不要寫錯是根本要求。當然不能寫得讓我看不懂,其他的慢慢來練習就可以。我唯一的要求是寫自己的名字,一定要寫得好。所以跟我學作文的舊生都明白這個規矩,只要有新生不好好寫名字,他們都會主動提醒她或他,名字要規規矩矩寫,要不然下場就是得回家練習寫自己的名字。

我想這就是要求,也是我們給孩子的一個標準。不盡然是對或錯,可是孩子會在無形中學習接受。為什麼會突然想到這個,實在也是因為昨天傍晚提早到補習班接小孩,孩子還在做數學練習題,我就順道進教室去看一下,卻發現他練習卷上的名字寫得極為潦草,我當場問他,名字為什麼這樣寫?孩子竟然理直氣壯地說,「這是數學課,又不是國語課或作文課...本來就沒關係。每個人都嘛這樣,又不會怎樣...」聽完當下,我二話不說,直接找老師溝通。我說,別的小孩我不管,但是我的孩子寫練習卷時,如果名字沒好好寫,請老師當場要他修正,設若還是沒好好寫,就處罰練習至少20遍。孩子的臉當場垮了下來,覺得我太苛求。別的小朋友也都是這樣,又不是只有他。

我想,我不是一個嚴苛的媽媽或老師,但是我認為這是基本的功課,也是對自己的尊重。寫自己的名字,是件很慎重的事,你不尊重自己,誰來尊重你,理由就這麼簡單,所以我要求。至於寫字技巧好不好,能夠寫得多漂亮,我沒那麼在意。因為那需要時間練習琢磨,找到方法。

生活中,很多事情道理其實大同小異。孩子的價值觀人格養成,就在我們大家一點一滴的灌注中成型,我們真該多花點心力,在這些幼小的苗身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