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旅遊,shopping難免。

但是在旅遊過程中,採買變成是一種「必須」配合的事項,感覺可就完全變了樣。

這幾年到大陸旅遊,總是一而再遇上這樣的狀況。和同行的團員聊起,才發現這根本不是單一特例。於是迫使我開始去思考這樣的小問題...

話說這趟到北京,除了參觀當地所謂有名的五大景點,旅行社也安排了玉器、珍珠、蠶絲工廠的參訪。總會有專人介紹,還有搭配的服務人員熱心地引導參觀。當然,主要目的還是希望同胞們可以慷慨解囊,多加消費以促進經濟成長。

做生意,無可厚非。可有些事總叫我看不明白,譬如導遊都會說,這是國家規定的,所有的旅行社都必須配合安排,所以請大家也配合一下,讓他/她們好做事。那我們呢?出門在外,當然也是很上道的。再說行程都排了,難不成說不去啊?不可能嘛!所以參觀就參觀吧,聽聽專家說法,或許因此長點知識也不錯。

所以到了我愛的玉器工廠,我其實還蠻認真聽講的。關於翡翠的出身,來自老坑種、新坑種的差異及判別,我也因此明白,翡翠之所以價值不菲,主因是它是自然界中「唯一」的硬玉。因為具有「唯一」這項特殊屬性,所以造就他無可取代的地位和價值,相對地,價格自然居高不下,是可以理解的。...

然後,介紹的人開始教我們如何看玉器。所謂外行人看「色」,內行人則看「密度、硬度、聲音」,還有它在燈光下呈現的剔透度,想當然爾,雜質愈少品質就愈好。而後,主講者開始示範,也會適時地針對我們這些手上本來就戴有玉鐲子的人,用心認真地幫我們做起鑑定品質良窳的工作。服務之熱誠,不在話下。

每每看他們賣力地演說,心裡多少會有點感動。從他們熱切的言談舉止,感受到熱情、投注、認真和敬業的態度與精神,讓人肅然起敬。我喜歡看這樣的臉孔,可以看到生命力由內而外,煥發出動人的光采。

可是這樣的熱力演出,往往到後來淪為只是一種很官方的禮貌性開場白。這些演說結束後,一連串的疲勞轟炸就會開始,銷售人員也好,導遊也罷,每個人都奮力鼓起如簧之舌,遊說勸說買進。

偌大的一家玉工廠,如許眼花撩亂的玉墜子、戒指、手鐲、飾品、擺飾、紙鎮、玉枕...,甚或大、中、小型屏風、雕飾,琳瑯滿目,真是目不暇給,看得人目眩神迷。

也就在這時候,耳畔總會傳來陣陣催促的聲音。「妳戴真是好看哪」、「就這個啦!再找不到更好的啦!」、「這個你戴再合適不過」、「別地方沒這種A極品的」、「算你便宜點,就帶一點吧。」、「我們可是國家保證的」...

其實,買隻玉鐲子或買個墜子,除了真假贗品的疑慮,除了喜歡、不喜歡,除了價格合不合理...有時候還牽涉「心情」和「感覺」。更何況,一塊上好的玉石,可不像菜市場買菜,幾百塊錢打發了就算。所以在哪滿眼望去,大大一間都是玉器的工廠裡,些微的喧囂嘈雜,都會讓人感覺像是到了某某高級市集。那樣的氛圍,怎麼決定要不要把某塊玉帶回家呢?對我是真有些難題。

雖然我愛玉,可是這樣的強迫推銷,我還是害怕的,所以常常因此退卻三步,只敢遠觀,不敢近玩。

更扯的是,偶爾不小心,你會剛好聽到司機或導遊和當地銷售小姐私下的對話,譬如:「這趟豐收吧?」、「買多少啦?」之類,像我這種世俗又不太有錢的觀光客,一聽這種話,心當場就涼了半截。總忍不住懷疑,剛剛那些熱情是不是都只是假象?看玉的興致也就七折八扣了。

再說珍珠吧!其實也是我特喜歡的東西。雖然少有機會派上用場,也還是很世俗地擁有。即使不懂,還是愛看。去年在蘇州還差點買了條項鍊。所謂「差點」,就是詢了價,然後我嫌貴猶豫不決,銷售小姐當場居然就把價格直線下殺,降的成數嚇了我一大跳。當下開始不放心,心想:如果真是櫃檯小姐說的高檔貨,價格怎能如此隨性上下?如果不是,又怎麼會訂了個高高在上的價格,等著讓顧客砍價?那萬一買主不殺價,被坑算活該嗎?那大力殺價買的人,心會安嗎?就這樣,那條無緣的項鍊在轉念之間,變得好像也沒那麼吸引人了。所以「差點買了」事件,就此畫上句點。想想其實也挺好笑的。

事隔年餘,想想沒買也對啦。否則那條漂亮的珍珠項鍊,跟著我漂洋過海而來,恐怕也只有蒙塵的命運,太可惜它了。或許把它留在那兒,有朝一日真遇上有緣人,彼此可以光彩彼此,反倒是美事一樁呢!

只是天下事無巧不成書,在這趟北京珍珠工廠參訪的過程,我居然又發現極其類似的項鍊,不免湊近一看。正想好好端詳仔細,櫃檯小姐發現了,趕忙熱絡地前來招呼並介紹那可是今年最新的款式。可我想,去年初春才在蘇州看過,怎麼會是最新款呢?

話才出口,突然有個同行的團員對我使眼色。順著她的眼光方向看去,「呵,裡頭有個大紙箱,寫著『無錫』兩個大字。」我們猜想,這批貨想必也是來自太湖邊的吧。

可回頭一想,剛剛導遊好像不是這麼說的啊!記得她跟我們強調,北京這附近可以取得的珍珠非常稀少,所以特別珍貴。莫非,我聽花了?

或許我那猶豫質疑的表情過於明顯,導遊妹妹不知何時也摸來我身邊,加入鼓吹勸進的行列。直以人情攻勢搭著我的肩說,「姐姐啊,你難得來一趟,就當是給妹妹面子幫忙捧個場嘛!買點東西帶回去不也挺好的?除非,你覺得妹妹這幾天的服務,真是讓您不滿意。」天哪!這哪來的關係啊,我想。做生意歸做生意吧。

可她這席話,聽進耳裡,倒讓我心思飄到去年春到蘇杭的記憶。那次的行程,一樣不可免的,有參觀玉器、珍珠和蠶絲被工廠。只是當次去的人多半是已經多次往返大陸的了,所以對那些東西根本沒多大興趣,買的人自然少了。到了最後一趟珍珠工廠時,但見咱那幾天來,始終維持笑容可掬、甜美迷人的導遊妹妹,臨下遊覽車前板起臉來,對著大家慷慨陳詞,說她可是當地旅遊業界成績頂尖排名前X大的導遊,可是這趟旅遊顯然要讓她一"年"(據她說是以年為單位作評比的)英名毀於一旦。大伙兒只觀光不採買,她回公司怎麼交代?

說真的,當時聽了這句話,很想笑。當然,有一半是苦笑。我在想,「一個導遊的業績要怎麼跟公司交代?」,這個問題就好比「一家公司不賺錢,主事者董事長或者總經理要怎麼跟董事會交代?」,意義應該差不多吧。那要問誰?問自己吧!怎麼會問消費的顧客呢?

顧客可以決定要不要買?可是怎麼賣,那應該是你的本事和責任吧!而我們這位可愛的導遊妹妹竟然問我們,她要怎麼跟公司交代?說真的,我也不知道。不過事情總算也有了她想要的好結果,到了珍珠工廠,大伙兒果真開始採購了。姑且不論是鄉愿地捧場,或者人在屋簷下,多少有些顧忌或者真是喜歡,也可能就是善念起,想幫導遊妹妹化解尷尬難關。總之,這樣的行徑就是讓我很難接受。

這樣的結果是否讓她好過一點,不得而知。可這樣的邏輯總讓我覺得荒謬,難道真是我想太多..尤其事後發現,類似的戲碼也在北京,在深圳、珠海上演。當然雷同的經驗,也在蠶絲被工廠、豼貅景點出現,多得讓人不得不想這個問題。

前些時日看新聞,也看到了好些大陸方面的「好野人」來台觀光,我們親愛的同胞何嘗不是秉持著,大把大把的鈔票不賺白不賺的心態做生意,突然覺得,相似的場景一再搬演,只是手法不同,巧妙無別。真想知道,這到底是民族性?還是人性?還是有什麼更高深的學問?實在看不懂。

總之,一直搞不懂,做生意沒別的方式了嗎?不知道是我該好好檢討,還是大家應該適可而止了,免得壞了更多人旅遊的興致。長期以往,也讓好東西因此反而斷了生路,那真是可惜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