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家同教授,是我很喜歡的一個作家。一則他說故事的能力很迷人,更多的成分則是因為他慈悲。

李教授在學術的領域裡有著令人崇敬的地位,關於他的成就洋洋灑灑,要寫真是一大串。但是,我喜歡他源自於陸陸續續讀過他的一些文章,以及他長年擔任義工為德蘭中心的孩子,教授英文數學的無悔付出。

最初喜歡上李教授的文章,是因為讀了「李花村」,寫的是個竹東榮民醫院裡,一個愛小孩的醫生發自內心的慈悲,為了想要挽救一個孩子的生命,他甚至願意奉獻自己的生命作為交換。由於內容情節描寫得太逼真,讓我閱讀的當下信以為真。

而後又讀了他的另一篇「車票」。說的是個無力撫養自己孩子的媽媽,即使沒有能力擁有那個孩子,母愛卻不曾停止過。很感人的一篇文章,讓人很感動。也充分展現李教授長年關注弱勢孩子們的用心。我想,每個弱勢的孩子背後,必然都有或多或少的辛酸或者無奈。那份酸楚,在物質已然豐裕的現在社會,明顯是個強烈的對比,卻並不容易讓所有的人都可以看見。而李家同看見了並伸出援手,所以讓我感動。

也或許,有很多人其實都看見了,但是害怕面對瞭解太多卻不知該如何是好的窘困吧。所以,有時候,我們好像寧願選擇「不知道」或者「沒看見」。這樣,心理似乎反而好過一些。但是李教授不僅看見,更發心作了很多的事,也親力親為地替那些弱勢的孩子授課,希望為他們爭取更多生存的能力或競爭力。

這種精神讓我很敬佩。尤其在這本「第21頁」當中,他寫了一篇「再來個三十年」。說得是一個教書30年的老師對學生的牽掛。這學生當中當然有些是資質特優家庭環境特好的,所以他們的學習成果和未來前途是被看好的,甚至他們的下一代也是毋庸太多擔心的。只要他們願意持續地學習,那成果多半是值得期待。

但是,另一批孩子呢?連他自己也沒有把握。儘管他只是希望那些孩子能夠不變壞,能夠學有一技之長,將來可以養家糊口或者養活自己。儘管他極其費心地想為孩子們授課,卻還是可能找不到學生,無法阻止這些孩子成了中輟生。所以從事教育30年,他好像始終活在兩個世界,話語中的牽掛讓人動容。

事實上,書名「第21頁」就是其中的一篇文章。說的也是一個教授心繫當年缺課的孩子。這份牽掛讓老教授即使生了重病,依然放不下心。所以在走向生命的終點之前,還是一心一意想要那個孩子把當年的學習接續下來。閱讀這樣的故事,讓我有種錯覺,故事是否真人實事其實已經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老教授的心念,對於一個在世俗標準裡並不算成材的學生,可以如此用心,如此地念茲在茲。那種情操才是我感動又景仰的根源。

也因此想起,很多人都說「教育」是脫貧最好的方式,可是,那些弱勢孩子們的受教育問題,卻始終讓人覺得無力。也許是資源的困境,也許是主觀環境的影響,也許是經費的難題,也可能是制度的不完善波及或者更多細碎的原因。每個孩子可能都是一個案例,可是每個孩子也都是未來社會的一粒種子。他們和那些所謂的天之驕子或驕女一樣,需要有人給予愛給予關心和培養。

只是這些孩子在眼前看來,總是吃虧得多。只因為出身的關係嗎?只因為沒能含著金湯匙出生?難道後天的環境就沒有更多的力量可以幫忙或拉他們一把?每次想到這些,心理總是疑問多於一切。所以特別感念,像李教授這樣的人,願意真的有教無類,放下身段為孩子們付出。也像我所知道的某些媽媽們,長期地為家扶中心的孩子們做這做那的。犧牲自己的時間帶領孩子閱讀,義務幫孩子們做課後輔導,甚至拔山涉水地帶著偏遠山區的孩子學英文或其他。一趟路上山下山來回往往得要花個4小時車程。一整天舟車勞頓,教閱讀做美勞帶活動...卻還是很歡喜,為那些孩子的純真柔軟而動容。

有時候聽這些媽媽們喜悅地說起山上的孩子,讓我忍不住想,什麼是「慈悲」?有人說是助人離苦予人得樂。但是我想,像李教授或者這些義工媽媽應該都是吧!儘管李教授在書中寫到,因為他對學生做研究的要求嚴格,所以很可能不分海內外、白天或晚上,只要跟研究計畫有關的,他可能隨時會找學生壓迫學生做學問研究。因此,他開玩笑說,那些學生可能很怕他要再來個三十年繼續教下去...。但是我卻不這麼認為,我相信他只是做學問嚴格,生活的關照或者關愛必然是溢滿的,這些研究生其實是擁有別人所沒有的福氣。

有句話說,「金剛怒目、菩薩低眉,皆是慈悲。」。我相信,用在「第21頁」或者作者李家同教授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