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說話,人人會說,卻不盡然都能得體,實在是很艱深的一門學問。尤其面對某些遭逢特別的際遇、特別的人,說話的人或許沒有惡意,卻因為遣詞用句,或者態度把原本的善意弄擰了。

親人之間、朋友之間,或者戀人、尋常往來社交,乃至於工作業務的往返,我們常會需要說說話。我們也常會因為無心或有意而說了不該說的話。更常見的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衍生諸多的誤會。誤會,有時候有機會澄清或說明,有時候卻石沉大海,沉重卻含冤莫名。

還有一種情況最讓人心疼,也警惕的。不管有心或無意的,我們的話說出口竟成了傷害別人的一把針,直刺人的脆弱心靈。有時候,我不能理解,我們為什麼會去問一個在車禍中痛失至親的人,當下心情是不是很沉重很難過?這需要問嗎?或者問一個必須靠接收別人的二手衣成長的孩子,心情的感受如何?會不會因為穿了別人的舊衣服覺得不好意思或什麼的?

有時候,我在想,專業是一回事,學經歷好是一回事,心的柔軟能否足以對別人的遭遇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別人考量,則又是另一回事。失去至親,有幾個人不心痛?我想問。不管因為的是什麼理由;一個貧窮得依靠別人的給予幫助過活,才能好好生存下來的十來歲孩子,她的堅強要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能抵擋外界同情的眼光或言語的挑弄,是否,我們曾經替她想過?如果我們有心幫她,又為什麼要在她的傷口上灑鹽巴?如果我們明白她的苦楚,為什麼又要這樣用言語糟蹋她?或許,我們真是無心,但是那些話一旦說出口,就是一道心靈的刻痕。連旁觀的人都忍不住覺得受傷,更何況那個孩子。是否,我們曾經想過。

很多時候,我們因為工作關係,因為自認自己所說的話都是出於關心,因為自認沒有傷人之意,而是處心積慮想幫助對方,所以我們理直氣壯地合理化自己的某些言談或行為。我們真是無心傷人哪!只是,我們會不會就在這個合理化的過程中,誤傷了誰呢?我們會不會因此,讓別人把這分發自內心的關心,錯當成憐憫而感到自卑?會不會以為我們所做種種只是同情的施捨?

也許不會,也許會,也許這也是體驗人生的某種歷練。只是,想著還是讓人心疼,那受話的一方如何承接?這些因關心而來的傷害。還是覺得我們真該好好說話,慎重問話,多說點好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