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次遇見孩子補習班英文老師養的棕色狗,聽他們叫牠「法拉利」。另一隻黑色的,很像小土狗的,則名字多元,據說有好幾個名,其中一個叫「小x」,這「x」當然指的是狗主人班主任的姓氏。當然,這小「x」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叫的稱呼。

每次去,總看一大群等著上課的孩子們,聚攏在狗兒旁邊逗弄著。狗兒興致好壞不一定,但都算溫馴,多半任由大孩子們撥弄。

因著這個趣味,讓我這沒養狗的人,忍不住對那兩隻狗多看幾眼,進而對牠們的「名字」大感好奇。突然,我在想,當我們為寵物狗或者看門狗命名的時候,心裡在什麼。是否也像為自己的孩子取名字,煞費苦心。或者,這當中透露了什麼心思、什麼期待呢。

小時候,媽媽不許我們養貓養狗。但是長大後,跟左鄰右舍時相往來,鄰居家的狗也就常常出現在我們家門前庭院。那時候,見識過的狗兒名字還極其本土單純,多半是「小黑」、「小白」、「小黃」之類,再不就是「來福」、「吉利」、「胖胖」…或者家裡小孩子乳名「東東」、「花花」、「嘟嘟」,或「黑皮(應是取happy的諧音吧)」、「lucky」、「pin lady」…。要不就像堂哥家養的「龍龍」,取其「龍」的吉祥意味。

後來到了城市才知道,原來狗兒名也可以很洋化,或者很藝術很美學,甚至很國際,諸如西式的「貝多芬」、或中式的「西施」(咱同學家養的西施犬,直接命名西施。),慢慢地,又發現,狗兒名字還有更多的變化。

曾經,在校園散步,遠遠地,就聽到有個嬌滴滴的女孩喊著「蒂芬妮」,頗覺納悶,走近一看,是隻可愛的小博美狗。我也一度差點擁有一隻大狗純白的「大白熊」,只可惜當時的牠極度敏感,有個風吹草動就狂吠不已,終於牠成了別人家的寵兒。我連為牠想個好名字都沒機會,只能說,我們的緣真是淺。

有個學生Angel家裡有隻狗叫「以斯帖」,原本是隻流浪狗,被好主人撿回家裡照顧,從此脫胎換骨,換了個生命歷程。但見牠全身烏黑亮麗,身型體態結實而有活力,敏捷俐落而有教養,眼睛炯亮,很討人喜歡。偶然的機會聽主人說,才知道,原來命名「以斯帖」是有意義的。

他們一家是很虔誠的教徒,聖經是不離手的功課。聖經裡有個故事,說的是波斯王后「以斯帖」和養大她的堂哥「末底該」憑著智慧,拯救猶大族群被「哈曼」設計滅絕的危機。「以斯帖」王后的睿智風範和美麗,感動了他們,也因此成了一家人對這隻狗兒的期許。

所以,這隻流浪狗來到他們家以後,隨即換了個生活和身分,從此不再是無名氏,無人管的野狗,而是被賦予「以斯帖」期待的新生命,經過時間的洗禮和主人的愛心澆灌,牠也真的成了大家心目中的「以斯帖」,備受寵愛。

聽完「以斯帖」的故事,再回頭去看牠,竟多了幾分莫名的憐愛。感覺彼此好像又多了一些理解,也可能是,我從牠身上閱讀出另一則不同的「以斯帖」的故事,以及這一家子的人對狗兒的用心和狗兒的幸運吧。也或許,只是一個故事角色的投射,在我心理起了某些作用。

總之,狗兒名字還真是一門學問。而我,好奇的是,當我們為狗兒命名時,心裡想的是什麼?如果當年那隻大白熊真的跟了我,我又會為牠取什麼名字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