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幾段關於楷書的宗師和鼻祖「鐘繇」的故事,或真或有部分讓人感到疑惑,但很有意思。

傳說他小時候,曾拜一個叫劉勝的人為書法老師,在抱犢山學了三年書法。因為沒紙,所以把山上的石頭和樹木寫得一片墨色。後來又學過曹喜、蔡邕、劉德升的書法。生逢戰亂,備受同愛書法的曹操器重賞識。特別的是,儘管戎馬生涯事多繁雜,他依然不忘書法。

因此,據說在某次和曹操、邯鄲淳、韋誕、孫子荊…等人交流書藝,談論書法筆法的機緣時,乍然發現,韋誕有一本蔡邕寫的論書法用筆秘訣的書,情商相借。韋誕卻怎麼也不肯,鐘繇又氣又急又是搥胸頓足地,幾天功夫,搞得自己口吐鮮血,昏厥過去。還好,曹操及時救了他。但是,韋誕至死還是沒把書借他,而是把書帶進墳墓裡。

最後,鐘繇暗中派人盜開韋誕的墓,取出那本蔡邕論筆法的書勤加學習,書法因此大有進步。遂把這本書視若珍寶,直到臨終時,才傳給自己的兒子鐘會。

並說了一段感人的話。他懇切告訴兒子,自己窮究三十多年精研書法,學過很多人的字。但是真正讓他有所領悟的,是蔡邕。他迷戀書法,所以不論是在朝為官,或出外打仗,從沒間斷學習。與人往來,也是不斷地「書寫」,或以樹枝或以手指。終日苦思冥想,在床蓆之上,在如廁時段皆然。每每看到自然的花鳥草木蟲魚獸,也悉心體悟而書之,希望藉此豐富書法的筆畫、結體態勢和意趣。

看這個故事覺得有趣,也動人。想像這麼樣的一個人,對書法的沉迷幾乎無可救藥,那份心教人訝異感佩。尤其在這,書法似乎不那麼流行的年代,閱讀這種對書法無法自拔的熱情,真的讓人有些莫名的惆悵。或許,傳說終究只是傳說,可這內在的精神還是撼動人心。一個人,能夠終其一生熱切渴求這樣一門學問,願意上窮碧落下黃泉地鑽研追尋突破,皓首窮經只為這些非關名利的事物,真是不容易。

專注,於所愛所學,卻不偏廢生活與人生。這樣的人,現在來看,實在很可愛。當年的他,不知道是個什麼樣的人……哈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