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化,是中國文化史上極其特殊的一頁,也是承先啟後發展完備的一個大時代。史學家陳寅恪對宋文化推崇備至,所以他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

事實上,宋代的詩、詞、散文確實都有偉大成就。然,宋初仍普遍受唐詩影響,晚唐文風更是不可輕忽。尤其,當時流行所謂「西崑體」(註:北宋【西昆派】北宋初期的文學,大抵還是承襲晚唐五代浮靡華艷之風,追求聲律的諧協和辭藻的華美,以及形式的雕琢。當時以楊億、劉筠為代表者蔚為一派,所謂「西昆派」。)講究詞藻堆砌華麗雕琢,注重形式主義,甚至常有脫離現實之作。

清,紀昀也說:宋初詩文仍沿五代之習,…直到歐陽脩崛起,力復古格。…因此,當時的社會開始出現一些想要改革詩文的有志之士。其中,以仁宗時期的歐陽脩、梅堯臣、蘇舜欽等人最具影響力。歐陽脩,幾可說是北宋中葉推動詩文改革的領袖。

歐陽脩崇尚韓文,力主明道致用,認為文章千古事不能不關心現實,不能不關心社會現狀,他繼承了韓愈古文運動的精神,在散文創作上主張「道勝者,文不難而自至」,也說「道純則充於中者實,中充實則發為文者輝光」,以及「言以載事而文以飾言」,大力提倡簡而有法,流暢自然的文風,同時以身作則,戮力奉行。

歐陽脩的文學成就概以散文為最高,據說他一生寫了五百多篇散文,各體兼備。有議論、史論、記事、抒情文…等等。

其中,「朋黨論」、「縱囚論」、「釋祕演詩集序」、「梅聖俞詩集序」、「送楊寘(ㄓˋ)序」、「五代史伶官傳序」、「五代史宦者傳論」、「相州晝錦堂記」、「豐樂亭記」、「醉翁亭記」、「秋聲賦」、「祭石曼卿文」及「瀧岡阡表」等13篇文,被清朝吳楚材、無調侯叔侄編選入「古文觀止」。由此可見,歐陽脩的文章分量之重。

歐陽脩散文風格,內容紮實、氣勢強,但遣詞用字平易自然而流暢,如「朋黨論」、「縱囚論」,雖則是嚴肅的議題,在他的生花妙筆之下,讀來但覺條理分明,邏輯有致,且有證有論有據有例,極具說服力。

而其文采的表現更不只於此,「醉翁亭記」、「秋聲賦」,更是文字精妙,讓人嘆服。無形的秋聲,在他的筆下,時而「淅瀝以蕭颯」,時而「奔騰而砰湃」,時而「波濤夜驚,風雨驟至」,沉寂的秋日裡,因此顯得「鏦鏦錚錚,金鐵齊鳴」、「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而「醉翁亭記」裡善用虛字,一口氣用了21個「也」字、24個「而」字,讓文章節奏因此舒緩而有韻律,蔚為美感,堪稱一絕。

除此之外,歐陽修在詞的領域裡也卓然有成。唯其詞風多少還是受到南唐五代遺風影響,故而閱讀他的詞作,和閱讀散文時,可以見識相當的文彩斑斕,同時發現文人在剛正不阿堅持政治理想之外,其實還有滿腹柔婉細膩的情思。

譬如,膾炙人口的「蝶戀花」: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連一代女詞家李清照都坦言:「歐陽公作『蝶戀花』有『庭院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深數闕,…」,也有評家賞析以為這闕詞,和晏殊的「踏莎行」: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臺樹色陰陰見。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

翠葉藏鶯,朱簾隔燕。爐香靜逐遊絲轉。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院院深。」

景同情似,有異曲同工之妙。

歐陽修「蝶戀花」詞,是傷春之詞。詩人起頭便問:庭院幽深,究竟幽深到什麼程度呢?言下之意,這幽深教人難以臆測,予人無限遐想空間;暮春三月,楊柳簇簇擁擁,彷如綠波煙浪堆湧出簾幕重重複複,此情此景,看過去,有如隔著層層面紗似的迷濛。於是,回想起昔日玉勒雕鞍,流連舞榭歌臺的日子,如今都已如往事煙塵,獨上高樓也看不見當年繁華的章臺街(註:喻昔日歌妓聚居之所)了。

暮春時節,風雨驟來是經常的,即使掩上門扉,企圖留住黃昏美景,也留不住隨時光流轉而逝的春天啊。我忍不住淚眼婆娑問花兒,花兒也是無語;突然,一陣風來,繽紛的花朵也被吹得凌亂紛飛鞦韆架上去。

這樣的詞境,柔情似水,溫婉迷離,滿是傷春感懷,和我們閱讀「縱囚論」、「朋黨論」或者「醉翁亭記」、「秋聲賦」的那個「歐陽脩」,顯然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歷來也有評家有不同的想法,認為諸如此類的詞作品顯得瑰麗,或許不盡然是歐陽修所作。

再看,歐陽脩另一首「蝶戀花」:

「誰道閒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

河畔青蕪隄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有人即將此作收納於馮延巳「踏鵲枝」。

或,歐陽脩「蝶戀花」:

「幾日行雲何處去?忘了歸來,不道春將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檕在誰家樹?

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撩亂春愁如柳絮,依依夢裡無尋處。」

字裡行間,盡是憾恨,盡是春愁,盡是癡情。讀來,頗有幾分哀怨,幾多深情。

而,「木蘭花」詞: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淒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攲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這秋聲,充滿別情,充塞思念,較之「秋聲賦」,還真是「別」有韻味呢。

歐陽脩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早已底定。尤其是引領北宋一代推動古文運動,功不可沒。其詩文對後世的影響…更不在話下。

曹雪芹在紅樓夢書中第六十三回,對於圍繞在寶玉身邊的眾女子,有著幾首暗示為個人未來的花簽詩。其中,黛玉的花簽詩抽的是「風霜清愁」,芙蓉花」。詩籤:莫怨東風當自嗟。

援引的詩文,便是出自歐陽修「明妃曲和王介甫作」其二:「漢宮有佳人,天子初未識。一朝隨漢使,遠嫁單于國。絕色天下無,一失難再得,雖能殺畫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萬里安能制夷狄!漢計城已拙,女色難自夸。明妃去時淚,洒向枝上花;狂風日暮起,漂泊落誰家。紅顏勝人多薄命,莫怨東風當自嗟。」

這些林林總總,匯聚成河,終於造就歐陽修古文大家,暨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殊榮。但,綜觀其人,之所以值得敬重,除了文學的珠玉精萃不可替代,其實還有更多是因為他在史學、為人處事、生活態度,以及從政而保持性情敦厚、胸懷坦蕩,與人往來謙恭真誠,不僅提攜後進,也不避舉薦和自己意見相左卻有才之人,如王安石、司馬光…。

而文人相輕,自古以來頻遭詬病,卻也是人性難以跨越的鴻溝。難能可貴,歐陽脩卻能超越這個侷限。因此,坊間流傳,當年他和宋祁受(仁宗)命合撰「新唐書」時,歐陽脩撰本紀、志、表,宋祁撰列傳。朝廷因擔心新唐書出自兩人手筆,恐怕無法體例統一,因而詔令歐陽脩審看列傳,必要時可酌加刪修,但歐陽脩尊重宋祁是前輩,未曾更動。而且,按照修史慣例,只能署撰寫人中官職最高者名字。依當時官階言之,理當署名歐陽脩。歐陽脩卻堅持宋祁名字並列,言明宋祁主撰列傳、歐陽脩撰本紀、志、表,令宋祁感動萬分。同時,也為後世樹立良好典範。

【附註1】兩宋帝系參考表

【北宋】定都汴京(河南開封)

˙宋太祖「趙匡胤」西元960年開國~西元976年

˙宋太宗「趙光義」西元976年~西元997年。

˙宋真宗「趙恆」西元997年~西元1022年。

˙宋仁宗「趙禎」西元1022年~西元1063年。

˙宋英宗「趙曙」西元1063年~西元1067年。

˙宋神宗「趙頊ㄒㄩˋ」西元1067年~西元1085年。

˙宋哲宗「趙煦」西元1085年~西元1100年。

˙宋徽宗「趙佶」西元1100年~西元1125年。

˙宋欽宗「趙桓」西元1125年~西元1127年。

【南宋】定都臨安(浙江杭州)

˙宋高宗「趙構」西元1127年~西元1162年。

˙宋孝宗「趙昚ㄕㄣˋ」西元1162年~西元1189年。

˙宋光宗「趙惇」西元1189年~西元1194年。

˙宋寧宗「趙擴」西元1194年~西元1224年。

˙宋理宗「趙昀」西元1224年~西元1264年。

˙宋度宗「趙祺」西元1264年~西元1274年。

˙宋恭帝「趙隰ㄒㄧˊ」西元1274年~西元1276年。

˙宋端宗「趙昰」西元1276年~西元1278年。

˙宋衛王「趙昺」西元1278~西元1279年。

【附註2】歐陽脩生於真宗景德四年,即西元1007年,卒於神宗熙寧五年,即西元1072年,享年66歲。

【建議延伸閱讀】

˙歐陽脩作品:「朋黨論」、「縱囚論」、「豐樂亭記」、「秋聲賦」、「醉翁亭記」、「祭石曼卿文」、「瀧岡阡表」。

˙簡略宋史。

˙宋詞選輯。

˙陽春集(馮延巳作品集,如果行有餘力…)。

˙韓愈相關文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