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晚風涼,墨藍的天空裡飄忽著幾朵雲,隨風起舞。

風起,雲野了;風淡,雲也靜了。時靜時野,幻化萬千,闃寂的夜空自有幾分燦爛。可惜的是,夏夜裡趕路的人多,聽蟲叫看雲飛的人,畢竟不如看紅綠燈、聽汽車喇叭聲、摩托車狂嘯聲來得多。

路燈下,拉長的我的身影來回踱步,時而看天色,時而看著時間分秒走過。

晚風中等孩子放學,是宅了一天之後的悠閒,也是生活裡的美麗家常。

盼著盼著,終於接著孩子,一起穿過沒有月色的巷弄回家。

沿路,還是愛說話,儘管才剛勞累上了兩堂課。走著走著,忍不住就耍起寶來,已經青春期的孩子還存著稚嫩的心,在媽媽跟前怎麼長大都還是難脫稚氣。

不由想起,王維十九歲寫桃源行,延伸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世外桃源精神,更多了幾分仙靈意趣。很喜歡文章開頭幾句,「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去津。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清溪不見人。…」是什麼樣的滋養,讓一個十九歲的少年可以懂得漁舟、水流、桃花渲紅,置身其間的漁人貪戀紅樹的心情,是什麼樣的學習過程,讓十九歲的孩子寫出「春來遍是桃花水」的意象呢?

看過文字資料說,王維是個早慧的詩人,十六歲就寫了「洛陽女兒行」,十七歲寫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是我們讀過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徧插茱萸少一人。」作客他鄉的心情啊,言淺情深。

有時候會想,過往的年代關於文學的養成,都怎麼做的呢?像琦君那樣,七歲讀詩經、唐詩,八歲讀孟子,九歲讀論語、唐宋古文…

真有幾個孩子能夠這麼做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