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陸陸續續和幾個孩子簡略地讀了蘇東坡,讀了韓愈和柳宗元,無獨有偶地,這些個文人別的不說,被貶的紀錄倒是都很顯赫,甚至還差點危及性命。孩子們不解,何必拿自己生命開玩笑?既然皇帝聽不進去,那就隨他去,何必非要那麼堅持自己的想法,搞得自己政治前途沒有發展,性命也垂危呢?

還有個ㄚ頭最可愛,她說,如果有人願意給她一個像柳宗元被貶的閒差「司馬」,也挺不錯的。有錢拿,不用做什麼大事,又可以趁機到處遊山玩水,多好啊!這樣的日子才消遙,哪需要怨、歎呢?

哈哈,孩子的思考終是單純可愛。她哪裡能夠想像或者明白,一個滿懷抱負滿懷使命感的人,懷著滿腔的理想和意欲追求仕途成就的人,面對被貶的際遇是有多麼地挫敗?內心有多大的抑鬱?又或者,她如何去理解那分追求對個人的意義?那份堅持的背後想表達的是什麼?

於是,我們說起文人「風骨」。一個文人的有所為有所堅持,有所進有所退,違反了原則寧可拋頭顱灑熱血,也要堅持作為。設若不能,那麼我們現今所閱讀的蘇東坡、韓愈、柳宗元…又會是個什麼樣的形象呢?說穿了,也正因為他們堅持當時的他們,於是才有了我們現在所認識的他們。

而且,是否正因為他們的被貶、仕途受阻,政治上少了他們的豐功偉業,從而造就出他們在文學上的大開大闔大器格局。這,也著實耐人尋味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