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朋友的弟弟,是家中唯一的兒子。因此從小備受父母呵護,古有所謂「孔融讓梨」這件事,在她們家可從沒發生過。因為最大最好的梨子都要留給這個弟弟吃,所有的姐妹都只能乾瞪眼,氣在心裡口難開,一則怨父母為何如此重男輕女,再則覺得這個弟弟老是恃寵而驕,態度傲慢,根本就是跋扈小子一個。可是在父母眼裡,這可是傳宗接代,將來老了唯一的依靠,所以總是百般縱容。

弟弟就在這樣的一個保護網裡長大,所以也不怎麼懂得怎麼去體諒別人,包括父母的辛勞,父母為他所做的種種,似乎都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即使到如今,娶妻生子有了家庭,依然是個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公子哥,什麼都需要別人伺候。

父母為了這個兒子,少說也翻吵過n次,總是為些無解的問題吵,吵到後來連朋友這個身為女兒的也和進去了。朋友搞不清楚到底是什麼樣的心理,父母必須這樣討好他們的兒子,甚至為了不想這個兒子週末假日往外跑,總在自家裡擺上麻將桌,逢假日就找些親戚朋友陪兒子摸八圈當消遣,這樣兒子就不會往外跑,父母心裡就覺得踏實安定了些。真的安定嗎?天知道。

好像很多的父母都重複再做這樣的事。

另一個朋友的爸爸媽媽,也是對那唯一的兒子從小就關懷備至,一會兒怕涼著了,一會兒又怕熱著,總是噓寒問暖的。年近不惑之年,公司派令大陸出差3個月,媽媽急著要朋友去幫他張羅換美金外幣等等事宜,幫忙打聽他要去的城市是熱還是冷?還大老遠聯絡移居大陸多年的表弟要關照他一些...弟弟人在大陸不到三個月,爸媽三天兩頭等電話,總要說上幾句話才會放心,總要問一下,那裡的飲食還習慣否?總要再三叮嚀,一個人出門在外凡事要小心,白天要吃好,晚上要穿暖。唉,真是天下父母心。怎一個擔心了得啊!

回頭看自己,也覺得自己走在一條熟悉的鋼索上。每天看孩子丟三落四,不免操心。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聽他說哪個文具找不到。最怕他放連假,總是在收假的晚上才想起哪個美勞作業還沒做完,母子倆打著呵欠掙扎著完成。...諸如此類的事件,三不五時會發生,讓人想了頭疼,事後總是後悔,這樣做,對嗎?

說起這樣的矛盾,朋友深有所感。她說孩子唸到國小六年級了,明明知道該放手,卻怎麼也放不下。生怕這一放手,孩子會不會有了變化?唉,真的好難。

但是孩子有自己的路,我們心知肚明。台北朋友刻意寄來一封信,說的是:孩子只是家庭的過客。她說寄給我,其實是想藉此提醒自己,同時和我和另外的一些朋友共勉。

是真的應該想想,我們這樣做,對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