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不該笑,但是忍不住想笑。朋友說,她每天都抄寫心經,想讓自己心靜修養也好。但是脾氣一時改不了,三天兩頭就跟家人槓上,動不動就口角。所以每次夜深人靜自我反省,總會想起我多年前說給她聽的一個小故事。

那個故事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老阿媽,我們稱之為老菩薩。平時很用心念佛,每天早晚勤誦佛經。可是往生以後卻沒能如她的願,順利往生極樂世界。她覺得很不甘心,很不解。一查才知道,老菩薩果真虔誠念佛,偏偏身邊帶著個頑皮愛搗蛋的孫子,因此阿媽念佛時孫子常在旁邊干擾,老菩薩每每念一句佛號,緊跟著就罵小孫子一句「死囝仔」。長期以來都是這樣,所以最後「有關單位」跟她說,她念佛的功德都在當下抵銷了。口業未修好,今日下場,她不該埋怨。

這是初接觸佛學領域時,聽一位師姐轉述的。念佛當然不是為了求功德,可當時覺得這老菩薩很有趣也很好玩,因緣湊巧就說給了這位朋友聽,事隔多年,我都忘記這個小故事了,直到今日她提及,我才又想起。想想,還是覺得這個故事有趣,姑且不論個人宗教信仰為何,細看這個故事想傳達的,其實只是提醒人要注意自己有心或無心惹起的「口舌」而已。

有時候,我們並沒有太多的心眼或算計,可是因為太急切、放不下太多的「自己」,所以話說得不得體,或者遣詞用句不夠恰當,也或許真是不夠寬厚或沒看對時機,往往話一出口便造成許多的誤會或事端。這只是市井小民的言談,或有可能損及個人生活、社交、情誼或事業、富貴,終究還是在小範圍內。

設若願意,我們或可琢磨琢磨證嚴上人的話:「人與人之間,難免有人我是非;但有兩句話,可以讓人我相安無事─小事善解,大事包容。」,學會善解與包容,也許還來得及作點什麼。

但是論語.子路篇記載,「一言興邦,一言喪邦。」,這「一言」的作用恐怕就攸關重大。絕非三言兩語或者任何一個誰可以承受得起的,因此越是位高權重,越是意見領袖,所說的一言一語,影響力越是無遠弗屆。

由此可知,由「口」所出,是好是壞,小則影響個人,大則攸關社稷千秋,的確不可不慎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