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讀你讀我讀紅塵 (306)
- Apr 11 Thu 2013 00:00
散場以後
- Aug 27 Mon 2012 21:48
可憐那隻烏龜
著颱風,因著皮蛋流感小病一場,因著些許生活瑣事煩擾。以至於,好些日子未曾到湖邊散步了。
今日傍晚,趁天色明亮,陽光不太炙人的片刻,動身到湖邊走走。
遠遠的,我便聽到觀景台上有孩童的笑聲銀鈴似的嘩嘩響著。
- Dec 23 Fri 2011 23:54
【分享】生命樂章
聽朋友分享的一個真實故事。
朋友的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經常得要進出醫院。十來年過去,孩子堅強走過幾千個日子,也練就一顆堅韌的心。每每得要到醫院報到時,他總是頑皮地跟媽媽說:「我要進院保養了」。
聽得教人心疼。
- Dec 05 Mon 2011 23:32
心情小記
日的雨,分外惹人憂鬱。陰霾不開的氣息,四處流竄來去。所幸,到皮蛋學校一遭,看到那些未來的青年才俊,個個英氣耀眼,讓人彷彿多了些許活力!
青春,果真是一首動人的歌。即使淺唱,也是醉人。看著年輕的孩子捧著書專注閱讀,那側影有種說不出的美。
看著他們捧讀的書,多半是輕小說、動漫,不由想起更久以前,一個朋友媽媽說的,現在的孩子讀的那些書啊還真不是我們容易懂的。呵呵。一個世代越過一個世代,有著傳承,總也有些不同。
- May 19 Thu 2011 09:50
似淺而深
- Sep 27 Mon 2010 22:50
非常好奇
聞報導,一個小六的孩子和一個老人家,在公車上為了讓不讓座的問題對罵,出言不遜,鬧得滿城風雨。
事後,小男孩承認自己不該為了這樣的事,跟老人家生氣亂講話,有點對不起老人家。
可是,我怎麼看怎麼想,都還是覺得納悶。
- Sep 06 Mon 2010 10:26
隨筆…
真的有秋天的感覺了,涼涼的風,輕拂臉龐好舒服。
走在馬路上,穿梭在喧騰的車潮以及送孩子趕上學的人群中,望見不遠處,迎風遙曳的芒草花(嗯~~也可能我弄錯了)…閃著銀白色的光芒,好美。
˙送皮蛋出門返家途中,轉進便利商店買了點東西,瞄了架上的雜誌。一大清早的,沒人光顧的角落,正好讓我可以好整以暇地翻翻看看。
- Aug 31 Tue 2010 20:19
人生如寄
句話很棒,但是忘了在哪兒看到的,或者哪段影片裡聽來的。
他說:「人生有二種旅人,一種是看著地圖,一種是看著鏡子,看著地圖的人想離開,看著鏡子的人想回家。」
妳,你,是哪種人?也或許,我們都是那種同時看著地圖和鏡子的人吧!你說是不是呢?
- May 31 Mon 2010 08:07
我要拍樹
- May 05 Wed 2010 23:24
看新聞,想一想
文到底重不重要?誰說了算呢?國語文既然每天都在使用,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讓人感到疑惑的問題呢?疑問到後來,我也想不通到底怎麼回事了?呵呵。
看看大師們怎麼說怎麼想,關於國語文能力…
- Apr 26 Mon 2010 21:05
興起
近喜歡聽人說話。或說,細品別人說話。
不盡然聽懂或非要窮究她或他說些什麼。
只是想聽聽,想在心裡過一過,每個人都怎麼說話?為什麼那樣說話?聽聽那說話的聲音、節奏、遣辭用句,以及說話的人說話的表情和片刻心情。
- Apr 23 Fri 2010 10:35
生活小語
追逐意義,有時候反而變得沒了意義。
- Mar 17 Wed 2010 11:20
故事不只是故事
中,聽朋友說起生命中的流淌,靜靜地聽,感覺天地冷冽。
有情人間,愛情的破碎,總教我們痛徹心扉;友誼的離散,多少有幾分無奈;更那堪,血濃於水兄弟姊妹親情的崩解。
曹植七步詩說,「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不是古老的故事而已。
- Mar 05 Fri 2010 11:54
【0225】看影片–梵谷
時髦,沒能北上看梵谷的畫展,就租支影片:「梵谷-燃燒的雙眼」來解解癮。
在影片中,嘗試感受體會那受苦靈魂的痛苦,嘗試捕捉那相同的,對於大自然的感動和讚嘆,以及對於生命的各自理解。
或許,不盡然因此了解梵谷,更不敢侈言或敘說,關於色彩、天光、際遇之於梵谷的意義。
- Jan 21 Thu 2010 23:39
孩子,能否給我一個說法
皮蛋送午餐,到得早了些,索幸進學校走廊逛逛看看。
突然,耳畔傳來一陣不耐且用詞略帶粗鄙的聲音,有個高一的孩子在電話裡很不高興地發飆,對著電話那頭送飯還沒到的「人」,猜想是家人,媽媽或妹妹之類。
但聽他口氣粗暴地說,「你怎麼還沒到啊?」、「都幾點了…我電話費很貴ㄟ」…當下,有點難過。
- Jan 06 Wed 2010 22:26
生活於焉開始了
乎每天,清晨時分,孩子惺忪著睡眼,裹著厚外套,揹著厚重的書包,走過一戶又一戶的人家,出門上學或者玩耍。
巷口的老阿公年過七旬,前些時日摔倒手受傷,於是起早也只能坐家門前吹吹風,看看巷弄裡早起運動趕上班或到學校的大小孩子,看看不遠處熱鬧的樹梢,聽鳥鳴在冬日清晨,聽風說話。如今,天冷更是必須守著屋子不敢隨意到外頭來受風寒。
隔著幾步路遠的老婆婆,命很好。兒子給了她大房子住,還有兩個可愛的小孫子、女圍繞身旁。但是勤勞習慣改不了,總在別人還賴床的時刻就騎著摩托車出門種菜、採收或者戴著農家常用的大斗笠包著花色淡雅的頭巾,或蹲或彎身在宅院前整理還沾著泥的蘿蔔、青菜,旁邊擺放一只尋常得像油漆桶似的水桶,和一個在鄉下常看到的圓形竹編盛器,大大的像圓盤,什麼樣的名稱忘記了,但是我知道那是拿來盛放蘿蔔、大頭菜或者醃菜類曬乾用的器具,以往在鄉下常看到。由此可以想見,老婆婆這些收成,有的準備曬成乾,有的紮成一小綑,看來是準備要賣或送給有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