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蠻喜歡唐朝詩人張旭這首「桃花谿」: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想當然爾,桃花谿源於桃花山,桃花山則是因著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延伸而來。

有人說,這桃花源在湖南省桃源縣西南桃花洞北面,溪水兩岸盡是桃花林,每到暮春時節,朵朵桃花粉紅紛飛,是美麗的意象,也是真實的落花繽紛迤邐於清澈水流,因此才有「桃花盡日隨流水」的畫境;也有人說,這「桃花源」分明只是陶淵明寓言人間樂土而已,人間並沒有真實的那座山。

姑且不管這座桃花山是否真是桃花源記的遺址,單就這首詩的意境也足夠吸引人。

整首詩,說的大意約莫是:在一片煙嵐飄邈的山野中,雲煙嬝嬝,高拱的橋若隱若現於其中,彷彿是懸空,也彷如是帶些空靈的真實。尤其是那清澈水流上,滿佈的桃花片片,特別吸引人。

這意境,無疑就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於是,詩人不由自主,想要向石磯西邊的漁者探問,那桃源洞究竟在何處呀。

張旭,字伯高,蘇州吳人(即今江蘇省蘇州市人)。真正出名的是書法一絕。相傳,唐文宗時有三絕,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及張旭草書。而張旭性喜杯中物,所以老愛在酒後大醉時狂走亂叫下筆書寫,其草書多奇特且傳神,稱之為「狂草」。世號「張顛」,又號「草聖」。

雖則其乃書法名家,但其詩文流傳下來的據說不多,「桃花谿」當然是少數中的其一,也是備受讚譽的一首。

陶淵明有「桃花源記」,張旭有「桃花谿」,想來世代縱然不同,追求人間桃源的心,終究未曾斷。也或許,千古流轉,時光芢苒,每個時代每個人的內心裡,其實都有這樣一畝桃花源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