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偶然間,看到「把酒送春春不語」,沒有前後文,但知道作者是宋代詞人朱淑貞。於是,興起尋它全文的念頭。果然,網路資訊方便,很快地找到了原文。
宋˙朱淑貞˙蝶戀花 :
「樓外垂楊千萬縷,欲系青春,少住春還去。猶自風前飄柳絮,隨春且看歸何處。
綠滿山川聞杜宇,便做無情,莫也愁人意。把酒送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湘雨。」
但對這位詞人不甚熟悉,而且,詞的內容有些沒把握,只好回頭翻書。更何況,還有人認為,她是宋代少數足堪和李清照相媲美的詞人,當然要花點心思。
可惜的是,沒找到比較詳細的內容。只曉得她號幽棲居士,南宋錢塘人,但也有另一說,說她是海寧人。她諳詩詞、音律,但因婚姻生活不順心,因此抑鬱而終。
找了半天,沒能找到這闕蝶戀花的文意和更多相關解讀,殊為扼腕。
有趣的是,翻書的過程,突然想起前些時候看的,一則關於詩詞大家蘇東坡「江城子」的軼聞來。
據說,蘇東坡之所以寫就這「江城子」,是因為當年在朝中,他因詩文得罪朝中某些革新派人物而遭彈劾,即所謂烏臺詩案,而被神宗派至杭州做通判,好友邀約他遊西湖。當他們遠眺西湖時,有艘畫船自湖心靠近,並有佳人手抱古箏。到得蘇軾所在,便自訴,自己仰慕蘇軾已久,奈何緣薄,如今雖得相遇卻已嫁做人婦。但求能為蘇軾彈奏「長相思」以及「高山流水」。彈罷,隨即隱入湖山,只剩琴音渺渺。蘇軾悵然,因而寫就「江城子」。
很美的故事,很美的文。
蘇東坡˙「江城子」:
鳳凰山下雨初晴,
水風清,晚霞明。
一朵芙蓉,開過尚盈盈。
何處飛來雙白鷺,
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
苦含情,遣誰聽?
煙歛雲收,依約是湘靈。
待曲終尋問取,
人不見,數峰青。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