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服務」兩個字,還是不太能理解。對所謂的「服務業」還存有一份期待。所以一早開冰箱看到可樂,忍不住又想起關於可樂的「服務」善後事件。

前幾年因為孩子的關係,開始和所謂的速食業有了往來。指標業者就那麼幾家,因此常去的也就那幾家。在這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不同的時間,相同的可樂打翻事件,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讓我相信市場做得大,顧客群可以穩定其實是有原因的。

當然公司的政策行銷這些我們無從了解,可是同樣的第一線人員的處理應變能力,馬上表現出公司對服務人員的專業訓練。所謂的人員素質、服務品質、企業形象...就這樣產生。

某一天我和孩子排隊等著點餐,在我們前面一些的是個約莫十來歲的孩子,看上去應該差不多國小三年級左右吧。他點了一杯可樂和一包薯條,付了錢,然後從服務人員手中接過東西,一個不小心,盛裝食物的托盤可能因為重心不穩而傾斜,導致那杯可樂應聲倒下,啪!可樂打翻了,現場一片狼籍。孩子錯愕的看著地上的可樂和櫃檯姐姐,顯然一時慌了手腳,不知該怎麼辦?說時遲,那時快,一個穿著制服的大姐姐從裡頭走了出來。微笑地安撫著那孩子,說「沒關係!這裡姐姐會處理。」

然後輕聲問他點了些什麼東西?孩子說是薯條和可樂,餐盤裡的薯條還在,只是可樂打翻了。大姐姐笑著說:那你等一下喔。隨即轉身到櫃檯重新裝了一杯可樂,穩穩地擺放進孩子的托盤,叮嚀著小心拿小心走路,微笑目送孩子上樓用餐去。這樣的一個舉動,讓我很感動。

因為我相信,沒有幾個孩子會故意去打翻那杯可樂,那杯可樂的成本必然低於公司形象很多,這個服務人員俐落的處理,讓我相信她是專業的服務人員。從而信任她選擇的企業。

類似的情況也在另一家速食店發生。我在事件的現場,還很巧的褲管喝了可樂。因為打翻可樂的人就在我旁邊,2個看來像國中生的小女孩,端著托盤的手不知怎地滑了,可樂灑滿一地。小女孩愣了一下隨即尷尬地問櫃檯,怎麼辦?櫃檯的人員聳聳肩,好像也不知該如何是好?小女孩問,那可樂都沒了怎麼辦?我想她們或許不好意思問的是,能不能再補給他們一杯?也或許是我多想了。只見櫃檯人員說,「那你們要重新點飲料嗎?」這時小女孩才鼓起勇氣問,「還要再另外付錢嗎?可不可以再補給我們一杯?」換成櫃檯人員尷尬了。

他說:如果不另外點,「我可能要請示店經理才知道,可不可以再給你們一杯ㄟ?」唉,當下我只覺得,一杯可樂還要請示店經理,這個經理也太累了吧。可是事後想起,我忍不住懷疑,到底是這些第一線人員的臨事應變能力有問題,還是這家公司的管理制度有盲點?不知道。可是我明顯比較少去那家店了,不是貪圖可能打翻那杯可樂的補償,而是信任的問題。他的行為讓我對這家公司的服務品質畫上了一個大問號。

這其實只是生活中不巧遇上的小事情,一杯可樂而已。但是在我心裡,這整個事件的處理,所代表的意義真的不只是一杯可樂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