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傷感,之於女主角梨果對健吾,或健吾對華子這樣無可自拔的癡迷愛戀。甚或,華子本身對生命的迷惘放逐,以及這些個人生命相會交織的過程。
很多時候,愛情本身是唯美的,即使那樣的存在形式,在旁人看來已經有些病態。通常也無損於當事者對愛的執著,會發生的還是會發生。因此,我們常說,愛情沒什麼道理,這句話真的很有道理。
用這樣的邏輯來看待梨果,或許也就能稍稍理解。何以梨果能如此接受同居八年的男友背叛愛情的同時,還莫名其妙且毫無招架能力地接收,不能完全算是第三者的第三者「華子」混亂的人生,及其衍生的種種混亂。
不過,總的來說,就梨果而言,這樣倒也不是太壞的結局。至少,在這些混亂過後,她因此看清自己情感上的執迷,終而找到自我。而且,這耽溺時間不算太長。或許,這也是作者江國香織對待女主角寬容的一筆。
這本書的文字容易閱讀,幾乎全面傾斜的愛情勾起閱讀者窺探的欲念,也著迷於那神祕的闖入者「華子」詭異而純真的情感。她,其實只是個隱喻吧,我想。隱喻著,這現實世界的愛情、婚姻其實脆弱。
嚴格來說,華子只是引爆問題的導火線,我甚至無法確定,她到底能不能算是真正的第三者,她沒有接受健吾或者其他男人的情感,她的感情自始至終都還是漂浮的。所以,她在女主角面前有著一種溫柔的任性和坦率,她沒有強取豪奪的企圖,因而更迷惑梨果。對梨果而言,很多時候,華子是她和健吾的關係延續的細繩,所以她不自覺地把這條細繩牢牢抓緊。
於是,造就了這部小說「沉落的黃昏」迷人之處。教人心疼不捨,也教人充滿好奇。
比較特別的是,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老想起俄羅斯女作家柳德蜜拉˙烏利茨卡婭的「索涅奇卡」。那也是種特別的愛的詮釋。一個女人「索涅奇卡」深愛她的先生,於是接納那個為先生帶來藝術生命的外遇對象,視如己出地呵護。這樣的愛情不會痛徹心扉嗎?閱讀的當下我在想。還是這樣的方式,是唯一她還能感受到擁有先生的愛,以及繼續愛著自己先生的那份力量。
不同於「沉落的黃昏」的是,最終命運安排這兩個女人相互依存的關係,以及柳德蜜拉˙烏利茨卡婭文字描述的生動,顯然更吸引我。
愛情,之於大多數的女人來說,都是道人生大課題。看來,古今中外皆然。琦君溫婉的筆也寫過,媽媽和姨娘的真實人生。那文字背後,何嘗不也是存在一則壓抑的愛情故事。
只是,在這些或真實或虛構的故事當中,女人最終的彼此接納和相互扶持,總讓我不禁懷疑,女人的愛情裡是不是天生多了母性呢?
※更精采的分享請看流轉翻翻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