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個人閱讀筆記 (89)
- Jan 11 Sun 2009 23:57
開始~刺蝟的優雅
- Jan 07 Wed 2009 23:37
閱讀江國香織「沉落的黃昏」
哎,傷感,之於女主角梨果對健吾,或健吾對華子這樣無可自拔的癡迷愛戀。甚或,華子本身對生命的迷惘放逐,以及這些個人生命相會交織的過程。
很多時候,愛情本身是唯美的,即使那樣的存在形式,在旁人看來已經有些病態。通常也無損於當事者對愛的執著,會發生的還是會發生。因此,我們常說,愛情沒什麼道理,這句話真的很有道理。
- Dec 26 Fri 2008 22:50
君子九思
- Dec 06 Sat 2008 23:31
【備忘】筆記
【捭闔縱橫】:捭,ㄅㄞˇ,意指兩手排擊,如「拉捭摧藏」;另義,指分開,通「擘」如「捭闔」。整句的意思,是指一面分化,一面拉攏,為戰國時代遊說的方法,後來喻為在外交場上應付適當。
˙北宋【西昆派】:
- Nov 11 Tue 2008 22:50
文人軼事
- Nov 10 Mon 2008 22:29
髡。
。
同髠,ㄎㄨㄣ。古代一種剃去頭髮的刑罰,例如「髠鉗」。「鉗」,用鐵鍊或鐵圈鎖住脖子。漢文帝廢肉刑,以髡鉗代黥刑,至隋唐後廢止。
- Nov 08 Sat 2008 23:25
【備忘】不常用字
- Sep 03 Wed 2008 00:03
越來越喜歡陳丹燕
- Aug 15 Fri 2008 15:55
【看書趣】琦君要「簽名」
看了一則關於琦君的軼聞趣事,很妙,超有意思的。只是件不算大的事,卻映照出兩個文人學者特真的性情和互動的雋永趣味。
據說,琦君曾經買了好多蘇雪林教授的書想要送給學生,為了讓學生能夠擁有蘇教授本人的親筆簽名。於是,琦君特意寫了信給蘇教授,並且附上一小疊紙條,請求她「請幫我簽名」。
- Jul 23 Wed 2008 20:18
【理一理】年紀說法參考
- Jul 15 Tue 2008 13:52
【理一理】紅樓夢裡花簽詩
紅樓夢,是本大書。有人愛讀,有人不喜歡,但憑個人喜好。即使讀了,其意義,也因人而異,或因個人敏銳度不同而感受殊異。
有人從這書當中讀出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深情,有人看到的是隱約而時刻存在的三角關係,有人嗅出大宅院的興衰頹敗或者興旺起落,有人從中發現文字和小說的美好,或許也有人對個中書寫的生命、情感種種起了感覺,而對自己的生命有更深層的體會。
- Jul 11 Fri 2008 22:32
【理一理】項莊舞劍
- Apr 08 Tue 2008 00:00
美麗的聯想
11年前,我錯過張曉風女士發表的一篇文章「在公路上撒『露奔(lupine)』花籽的女子」。而今,在閱讀她的散文集子「星星都已經到齊了」時遇見,分外開心。
這篇文,說的是她和先生到紐西蘭旅行,到朋友家發現的一件美事。朋友的媽媽,在1956年左右向英國郵購了許多「露奔」花種籽,然後到一條往「庫克山」的路上撒花籽。原因只是因為那段路很長,開車上山大約要花費三四小時,沿路什麼都沒有,讓人覺得沉悶。於是,她想「沿路如果有花」,感覺就會變得不同。一個起心動念,讓她去做了這件事。而後,為那條路妝點了不同的風情。
讀這篇文,讓我想起鍾愛的繪本「花婆婆」。算是很類似的故事,一個走過世界各個地方,定居在海邊的婆婆,年輕時曾承諾爺爺,要做一件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事,於是她出門常攜帶著花種籽,隨處走隨處灑。
- Feb 27 Wed 2008 00:00
想念夏天
- Feb 23 Sat 2008 00:10
因為蔣勳的緣故
向來總認為,杜鵑花很美,但有時候美得過於喧嘩,美得過於熱鬧。
但是,因緣際會讀了蔣勳的詩「願」(註),讓我看杜鵑多了幾分詩的情感。
因為在那首詩裡頭,有兩句話「我願是滿山的杜鵑,只為一次無憾的春天。」那會是什麼樣的心情,那會是什麼樣的深情,那是什麼樣的願心和追尋,或者蔣勳寫這首詩時,內心在想什麼。
- Dec 21 Fri 2007 13:48
讀「愛上飛翔的班長」
頹廢星期五,讀閒書。
讀了家裡皮蛋帶回來,據說是他寫了篇還不錯的心得所得到的獎品。一本筆觸輕鬆、幽默、逗趣,卻又充滿真誠的小書「愛上飛翔的班長」。
作者是這兩年很紅的「連加恩」,內容說得是他自己的故事。有他精采的高中學生生活,以及當年在建中當班長的糗事。當然,也有篇章說及因為服務而結識美麗妻子,從而延伸八年愛情長跑的過程。最多的是他的宗教信仰,字裡行間都是虔誠至極,這樣的信念讓人感動。
- Dec 21 Fri 2007 00:05
改變自己
我不是基督教徒。但是,偶然的機會裡,看到靈命日糧的小冊子。
裡頭有好多勵志短文,讓人感覺到用心。隨手翻讀,幾句話覺得很棒。
「當你慶祝上帝謙卑降世時,要知道,祂來是要改變我們的內心,而不只是我們的處境。」
- Dec 15 Sat 2007 00:38
讀「媽媽,我好想妳。」
一口氣把島田洋七的「媽媽,我好想妳」讀完,深深感受母親之於孩子的生命,彷如一道光,總在需要的時刻,照亮孩子的方向。也佩服他可以如此雲淡風清來談過往的辛酸,心思澄明地看待自己的功成名就或其他。
島田洋七的「佐賀阿嬤」是個樂觀面對生活艱辛與生命苦難的人,島田的母親何嘗不是呢。十多歲失去父親,不得不中斷學業幫忙賺錢貼補家用。而後結婚,卻又年紀輕輕的就守寡,開始了獨立撫養兩個孩子的生活。從小小居酒屋的經營,到高檔餐館工作,唱歌、跳舞、彈三絃琴,招呼餐館裡裡外外,也忙著打點一家三口團圓的夢,多年過去,總算完成,可她走過的路從來也不輕鬆。
這樣的一段人生歷程,很有資格悲情。但是,在島田筆下看到的媽媽,卻是一個人生態度積極,和佐賀阿嬤一樣樂觀的女人。島田洋七開玩笑說,她真是佐賀阿嬤的女兒,讀來莞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