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著手彙整「小玩童‧桃花源」文稿,因而想起當初會做這個網站的初始心情,有很大的一股動力是「愛」。對孩子們的愛,對這個世界的愛,很希望能夠因為自己微薄的盡心盡力,喚起更多人對孩子內心世界的注意,從而讓我們的孩子活得更快樂,世界可以多些美好的映像。或許,這樣願景是太大了,可總以為至少有一個人因此受影響,就是散播一粒美好的種籽,給它機會自然發芽成長,日後必然產生影響力。

看著手上的文稿,孩子書寫關於愛的主題,我突然有所感。想起─

前些天上課,花了點時間跟孩子分享一個繪本故事。探討人在這世界當中所可能扮演的的角色,同時經由這樣的討論,試圖去讓孩子懂得一個很重要的字:「愛」。

先是聊故事,分享每個人對故事的想法。然後開宗明義地,我很認真的跟孩子說,不管自己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都不能忘記兩件重要的事:「愛人」與「被愛」。這是一輩子都要謹記在心,而且要學會的兩件事。它的重要性,遠高過學會寫作文許多。

孩子一聽馬上發出奇怪的嬉笑聲音,一方面很得意抓到老師的小辮子。作文老師居然說:還有別的事比寫作文更重要!太奇怪了。好像讓他們找到一個好理由,可以堂而皇之地否定寫作文的重要性。一時之間,個個臉上露出詭異曖昧的神色。

隨即有個小女生說:「哎喲,好噁心,怎麼可以去愛人?」還有個小女生說,修女不能愛人啊。聽了,我忍不住笑。因為我知道孩子們說的「愛」,是指特定的愛情。於是我進一步解釋,這個所謂的「愛人」與「被愛」,當中所說的「愛」,是沒有特定對象的。

從你認識的到你不認識的,從街坊鄰居到村里鄉民,從所謂的同根生到同鄉同胞,或者來自全球不分種族、膚色、國籍的人群,都可能是你「愛人」與「被愛」的對象。因為泛大眾「愛人」與「被愛」,所以沒有範圍;因為沒有範圍所以幾乎可以說,只要我們可能接觸到的對象,不分老少貧富貴賤,不管年齡大小或教育高低,都應該是我們「愛人」與「被愛」的對象。一種所謂的人間大愛,所謂的無私的愛,一種?然是愛的愛,沒有分別心,沒有特別目的索求,沒有親疏等別。那樣的愛是超然的,可以涵蓋所有的親情、友情、愛情..可以更寬容對待別人,可以更溫暖的包容異己,可以更柔軟的面對喜歡和不喜歡或者好跟不好..。

可是孩子覺得那樣好難。他們說:怎麼可能去愛一個陌生人,又不認識,幹嘛去愛他/她?而且,萬一那個人是壞人怎麼辦?孩子的反應並沒有錯,在治安稍嫌混亂的現在,我們光教孩子怎麼遠離陌生人?怎麼樣保護自己都來不及了,怎麼去教孩子無條件去愛人與被愛呢?更何況要他們無國界無所私心地去「愛人」與「被愛」?是不是太為難他們?也太不符實際了呢?

突然覺得這樣的議題好難,在當前這樣的環境和氛圍,我們怎麼教會孩子「愛人」與「被愛」?想了好幾天,想不出答案。眼看著這個世界,到處都潛藏著危險因子,到處都是你爭我奪爾虞我詐,到處都是利益輸送競名逐利的遊戲,人性根本克服不了自己,根本就沒辦法真的忘掉那些富貴權位的誘惑,和所謂的人我利害關係的私心。大人自己都做不到無私地「愛人」與「被愛」,我們怎麼教會孩子這個人生大課題?

想很久,到底怎樣做,才能教會孩子「愛人」與「被愛」的能力,想到後來連我自己都想投降。

真的很難的一樣課題。長久以來,我們都在想,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整個生活的環境變成這個樣?是政黨?是政策?是競爭環境的變化?是經濟的因素?...也許環環相扣循環影響著,而最終的問題會不會根本就是人性呢?會不會是人心作祟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