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ica的散文:【牛肉湯的滋味】 一文刊登在2012年05月23日(三)青年副刊。
日常至鄰近社區辦事總得先經過一座橋,橋的入口有頭大牛和一本厚厚的書守護著居民。 …(繼續閱讀)
………………………………………………………………………………全文↓
日常至鄰近社區辦事總得先經過一座橋,橋的入口有頭大牛和一本厚厚的書守護著居民。牛是以灰白水泥砌製,書則是展開的兩片暈黃,上頭刻了些字句,大抵是感恩臺灣牛曾為我們做過許多事,勉勵村民要學習牛勤勞樸實和奮鬥不懈的精神。那頭牛極其壯碩,粗彎的牛角和雙眼特別醒目,彷彿想和路過的行人對話似的,每每走過我都要望上幾回,偶爾也會因此想起家鄉族人早年的生活。
當然,臥看天光雲彩熱鬧的牛和我家鄉的牛,姿態還是大有不同。在我記憶深處的牛,多半出現在田裡耕作,不只拉犁、拉牛車、拉農作物,還拉人,負荷爬坡走泥濘穿雨林,或者農田裡阡陌來去,日復一日,恆常是勞動和辛苦的形象。或許正因為這樣,早期的農家不吃牛肉,及至後來,機器漸漸取代牛畜,多年以後爸媽及家人才開始吃牛肉麵、滷牛肉。倒是這些年,兩老到外頭嘗鮮的機會多了,加上女婿擅於烹煮牛肉料理,返鄉得空偶爾會露幾手絕活孝敬他們;至此,家裡吃牛肉似乎已變得很平常。
那日閒聊,小妹卻說,爸爸前些時日為了一碗牛肉湯而感動哽咽。我驚詫忖想,那碗牛肉湯裡藏著怎樣的心情,或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祕密。因好奇心驅使,我和爸爸通話時趁機問起。爸爸在電話那一頭,刻意高亢清朗地大笑,隨後清清喉嚨說:他自己誕生在蘆溝橋事變後一年,當時整個大環境都不好,他雖然排行老么,備受疼愛,書也讀得極好,還是迫於時勢失學,十三歲成為人生的分水嶺,就此走進現實的人生,和那個年代的多數人一樣奮力掙取每日生活所需。
爸爸一心向學,幾經波折輾轉後總算有機會,在工作之餘跟隨村里私塾老師勤學古籍珠璣,從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一路讀到《千字文》、《千金譜》、《千家詩》、《昔時賢文》、《四書》……二十郎當時,因緣際會開始在村里間教村民們讀書識字寫信。那時候的他個頭不高、年紀不大,很多村民愛戲喊他是「囝仔老師」。幾年過去,爸爸終於成家,開展了不同的人生,那段私塾教書的歲月,也被悄悄塵封在記憶的錦盒裡。
沒想到幾十年後的一個尋常日,他和朋友到外地閒逛,朋友興起想吃碗牛肉麵的念頭,兩人走進餐廳,不僅受到店老闆盛情款待,離開時,老闆還從店裡追出來,捧著一碗牛肉湯親手奉上,請託爸爸帶回家孝敬「先生娘」。原來,那老闆是當年爸爸教授私塾時,免費提攜的學生。
一碗尋常的牛肉湯,竟讓爸爸五味雜陳。或許是那湯裡頭沸騰著時光往事,和那短暫卻不曾被遺忘的師生情誼教人欣喜吧!放下電話,我試著想像當年那個「囝仔老師」青春的面容,孜孜不倦寫黑板、誦讀、教學的身影;想著講桌底下,那些剛忙完一日農務辛勞後,仍帶著對知識的渴求和汗水來聽課,隨後滿足地踏著月色回家的村人。據說,當年有個年輕少婦總是揹著襁褓中的娃兒和嬰兒車一起來,一邊聽爸爸講課,一邊手腳並用搖著嬰兒入睡……
那畫面雖不可能重現,但我真心相信那必然十分動人。因為畫面裡的人事物,訴說的是一則屬於臺灣四、五十年代,偏鄉小鎮角落裡的真善美,它小品而溫潤。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