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換個方式說話。也許可以讓自己說出口的,變得柔軟或者委婉,尋常的話語也閃著光亮。

偶爾,換個想法過生活。或許因此發現,原來我們的生活充滿喜樂因子,周遭有這麼多等待被珍藏的美好事物,還有許許多多屬於柴、米、油、鹽一般家常的幸福。

偶爾,換個立場看事情。才體悟,這人世間沒有那麼多的絕對。很多時候很多事,都有正、反兩面,都會有主、客觀的不同。所以,設身處地是必須的,試著將心比心,也許會讓我們的人生更完善圓融。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有個朋友,工作到晚上九點多才下班,還要趕著辦事,卻在這緊湊的行程中間,還跑去買她覺得很好吃的臭豆腐送來給我。看到那盤臭豆腐,心情五味雜陳,很是感動。

突然在想,朋友在我們的人生旅程,真是很特別的一種相遇。有的相遇,像是故人相逢,也像是前世有約,緣特深,或許就相約到白首;有的相遇,像是潺潺水流,涓滴不息,不曾澎湃,卻始終都在;有的相遇,就像曇花一現,終究只是過客,緣起緣滅全由不得人;有些相遇,則在一段又一段的生命中,斷斷續續,時而清晰在眼前,時而晦暗不明在心影。但也終是一場美好的相遇。當然,難免還是會有些寧可不要的遇見,那多半是特殊的因緣。

有的朋友,像一本書。始終有智慧的話語,讓人深自慶幸得遇良師,切蹉琢磨時有長進,每每聽聞珠璣字句,發人深省,真是可喜。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頹廢星期五,藉辦事之便,給自己巧立名目,窩在摩斯漢堡裡。讀了幾篇張曉風編的「親親」裡頭的文章,悠閒地享用著美味,也慵懶地欣賞窗外熱鬧的街頭。

有些涼的天,春暖早已躲閃,所幸!紅的、白的、黃的、紫的、粉的,各色各式的花兒還是開。杜鵑花叢簇擁成群,相互推擠著,於是把春色一路迤邐漫開。五顏六色的花草,輕巧地把一條生硬的街,妝點得柔和、艷麗幾分。

繁花喧鬧之外,車水馬龍、人潮雜遝,彷彿是繁華的宿命。每個人都行色匆忙,趕赴一場又一場的約與會,每部車都學著主人上緊發條,十字路口的燈號才轉換,便迫不及待疾馳而去。隨時做好準備,隨時準備猛踩油門,加速狂奔,似乎已是我們習慣的生活基調。這就是生活,很多人都這麼說。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聽說

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小孩

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小孩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下雨了!下雨了!原本春暖花開,天藍雲白的晴空,突然變了顏色,雨珠嘩啦啦地下個不停。 世界,也因此變得不同。

公園裡的大樹,被淋得像落湯雞,個個垂頭喪氣,肩上的雨滴滴答答,沒停過。樹下的小草,綠得更徹底,原本黯淡的綠衣裳,通通變得清潔光亮,好像剛送洗過。

庭院裡的花兒,被迫吞下大口大口的水,腸胃動作慢的,根本就來不及消化吸收,全往泥地上吐了出來。陽台上、窗邊的花兒,可就幸運了,縮在主人搭的棚架下,舒舒服服地看著外頭的雨,霹哩啪拉下。偶爾,幾隻耐不住的小鳥兒,會躲進花兒身邊,捱著花兒說個不停,也有些只是像個過路客,兀自蜷縮在牆的角落,整理著自己的羽毛。反正,各作各的,誰也不干涉。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但以小人自居,以佛陀自許。」,是朋友的朋友說的金玉良言。是今天和朋友在麥當勞邊舔著霜淇淋,邊閒聊時說起的。

但是,不要誤會,這可不是勸人要當「小人」,而是希望人能學會把自己看得渺小。以佛陀自許,當然也不是對佛陀不敬,而是勸勉我們為人處世待人接物,要時時觀照自己內心,務以佛陀的慈悲、寬容和廣愛蒼生作自我期許。

說真的,要做到這樣實在很難。在這講究行銷的年代,在這普世價值就是要出人頭地的氛圍,在這人人都冀望成為英雄領袖的萬丈紅塵,我們多半時候都急著想要表現自己,急著想讓世界知道我們是誰,也急著擁有更多。在這樣的前提,要人把自己看得微小,並不容易。要人把名聲利得看得淡泊,怕是更難。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享用一頓好吃的客家料理,也感受濃濃客家精神。末了,老闆娘還大方的送了一小罐很香的辣椒醬當伴手禮。讓我們覺得很不好意思,因此開玩笑,回頭一定幫她好好宣傳,老闆娘也樂得呵呵笑。

平心而論,我對於客家婦女真是存有幾分敬意。從早期的克勤克儉,克難持家育子種種行誼,到現在,隨處可見的客家婦女,任勞任怨操持家務,還要張羅生活。做得再多,也鮮少聽說她們要爭個什麼位子什麼女權。尤其來新竹幾年,認識了幾個客家女子,溫婉很讓人感動。她們總在妳需要的時刻,為妳做點什麼?或者陪妳做什麼?不盡然每個人都可以伶牙俐齒,可是那支持妳的心意,總是特別柔軟。所以,看到老闆娘一臉親切招呼,感覺像是自家人回家吃飯,心裡分外踏實。

謝別了客家老闆娘,繼續到外頭逛。這期間最叫我吃驚的,該是廟前規規矩矩排排坐等著看戲的那一幕吧。為了什麼原因來上這場歌仔戲,我不知道。但是我看到數十個老人家,各自從家裡帶了椅子凳子,來到廟前戲棚下,安安靜靜也守分地等戲開演,那專注的等待,讓我既驚且喜,彷彿和自己的童年相遇。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水堂」,據說是北埔先民姜秀巒仿故居興建,「天水」堂號即姜氏的郡望。目前已和「金廣福」同列為一級古蹟。腹地極大,背倚秀巒山,形勢穩定,渾然天成,建築本身的氣勢似乎稱不上雄偉磅礡,但卻足以彰顯姜家在北埔一帶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早幾年聽說,這裡的建築,有所謂什麼「金包玉」、「簑衣牆」、「芭牆」以及「木雕」、「擂金彩繪」等等特色,讓我這門外漢,劉姥姥逛大觀園的心態不期然又生起,心想如果可以一探究竟,看看當年的姜家到底是多大的手筆,打造這樣一座特殊的宅邸,該有多好…但因姜家後代仍居住於此,乃屬私人住宅,所以不得其門而入。只能就其週邊逛逛看看。

鄰近的「姜阿新宅」,據說也是當年天水堂的範圍。興建於1946年,可全然不同於天水堂。此棟建築屬西式風格兩層樓洋房,是仿巴洛克建築風構築,算是北埔洋樓的代表。如今主要用途是,金廣福文教基金會在使用。想參觀,還是得事先提出申請。所以,只能到此一遊,拍照留念。

不過說起「金廣福」,這倒是值得特別一說。因為文物資料特意記載,金廣福公館,是在道光十四年間,淡水同知李嗣鄴有鑒於土地開墾過程中,漢人與原住民多所衝突,才命閩人周邦正、粵人姜秀巒合組「金廣福墾號」,將新埔、峨嵋、寶山一帶零星墾戶組織起來,以利開墾。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歲月悠悠,緩緩走過,留下的會是什麼?是經典建築,是人文氣息,是先民奮鬥的足跡,還是某一種文化的淘洗?…也或許都有吧。走在北埔老街,心裡的感覺就是這個樣。

會到北埔,純屬偶然。宣敏媽媽邀約,恰好沒特別安排的日子,於是兩人說說便成行。據宣敏媽媽說,她常來北埔。因為小鎮安靜淳樸,散發濃濃的古味,有一股家鄉的親切,很吸引人。這裡的人很和善,做生意買賣又很踏實,口味當然也符合她想要的,所以總讓她不辭路遠,一來再來。

有時候專來買特製的油蔥,有時候專為寶貝兒女,來找某個特定的店家買現成的滷豬皮,買得多勤快?看她連老闆的兒子在台北唸書都一清二楚,就可以明白她有多熟門熟路了。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週末夜,雖然沒有頹廢星期五迷人,但也算得上是個可愛的日子。醞釀想要寫個很久以來就想寫的東西,可是想做的內容有點龐雜,綱要順序始終猶疑不定,刪刪改改,所以寫寫停停。進行得有點漫不經心,也或許是想放假無心做事。因此有了藉口,漫遊。

漫遊,在無邊無際的網路世界,嘗試著閱讀更多面的人生,也學著閱讀別人的生活。看別人都在做什麼,看別人關注些什麼,也看看夜貓子們精采的夜生活。

於是,突然有些好奇,週末的夜裡,如果不睡覺、不上夜店,不夜遊、不挑燈夜讀,不上特殊場合、不管交際應酬,不趕電影、不談戀愛約會,不加班、不狂歡,或者不好好出去玩、好好大吃大喝,不好好揮霍青春,也不想活得認真。可以做什麼?或者,這個時間,我打字的這個空檔,大家都在做什麼?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