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著幾天作苦力,把手頭上的生活瑣事、雜物、資料、書、家常用品、衣服、...大大整理一番。累得半死,也因此明白了一些生活的道理。
人,想要擁有的欲望真的很難有極限。看到喜歡的東西,總有好多的理由可以說服自己一定要擁有。問題是,擁有之後呢?很多時候也只是擁有。在整理的過程當中才發現,這樣的擁有到底具有什麼意義?典藏嗎?也沒有。不是每個人的格調都那麼高,充其量只是購買的當下,覺得快樂而已。
人的偏執,有時候遠超過自己所想像的。仔細去歸納會發現,喜歡的永遠就那些、那一類,最常帶出門或者最受主人青睞的,始終脫離不了某個範圍。相同的、類似的東西、總是一再出現。真有某個異類出現、那通常是靈光乍現、想要挑戰一下自己之後的結果。明明就不愛穿粉紅色球鞋,偏想試一試,於是很勉強的說服自己,人總要適度改變,總要學習接受不同的東西,學著敞開心胸接受新奇的玩意,練習和時尚打打交道也不為過。因此,在某年某月某一天某個片刻轉念間,出手買了根本不會穿的鞋。帶回家的喜悅,其實很快就不見了,因為始終找不到,那種剛好的心情可以穿那雙粉紅色球鞋。還好這種企圖自我突破的機會顯然不是太多,所以結果並沒那麼恐怕。只是看到了,不免想起,人心真恐怖啊!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喜歡在生活忙碌的空檔寫東西。也許是寫心情,也許是寫想法,也許只是寫些瑣碎的記憶,或靈光一現的念頭。更多的時候,其實只是想要有種過渡的心情,藉由文字來轉換情境或時空。不一定非要寫什麼。反正也不是做什麼經典大業或著書立說,所以心情多半可以因此鬆綁或短暫抽離。
尤其喜歡在做慣常居家雜務,洗衣、洗碗整理家務的中場休息時間,或尋常吃飯睡覺之餘,寫點什麼。總覺得這樣好像讓日子變得不同。也因為這樣,文字點綴了我的生活,豐富了我平淡的往來。還記得多年前,家族聚會的時候,妹妹曾經開玩笑說我,如果要跟別人介紹自己的工作,就說「我從事手工業」就行了。惹得大家哄笑一堂,那景象至今難忘。
還有鄉下老人家說,「寫字」也算是一種工作喔。那種質疑的口氣和神情,每次都讓我不知該如何作答,只能尷尬地笑笑或者點點頭,活像呆頭鵝。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和朋友住得近,一通電話說好一起偷懶,不要做飯,就近在附近的咖啡廳用餐。
聊著孩子,難免就談到孩子交朋友這個話題。朋友說,突然覺得有件事情很有趣,為什麼每次新聞報章報導哪個孩子年紀輕輕進了警局,消息傳到父母耳裡,總是覺得不可思議。還有的媽媽哭得歇斯底里,說她的孩子平常在家很乖的,怎麼可能會犯錯,需要父母到警局領孩子。結論往往是:孩子被朋友帶壞了。
於是我們開始想,每個孩子犯了錯,都是因為被「人」帶壞了,那麼,這個「人」到底是誰?誰是那個把一個又一個孩子帶壞的「始作俑者」?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晚上專程出門吃麻而不辣的麻辣鍋,吃完去附近逛逛,結果看上一雙鞋子。
因為喜歡,所以怎麼看都覺得好看,一會兒覺得穿起來蠻秀氣的,一會兒又覺得線條比例好像還蠻好看,一會兒又想款式簡單大方,一會兒又覺得高度剛剛好,走路挺好的,一會兒又想作工也蠻細的,好像有好多的理由可以買了。
突然念頭一轉,家裡不是還有好多雙鞋嗎?買了什麼時候穿?現在的生活很簡單,好像也穿不到那麼多雙鞋。左思右想,試了一次又一次,還是覺得好看。猶豫了幾秒鐘,捨不得把鞋子還人家,穿在腳上發呆了幾秒。深吸一口氣,把鞋還給了服務人員,說了「再想想,謝謝!」,速速離開現場。回程的路上,有那麼點依戀,但是還是很高興,自己戰勝自己的欲望,呵呵,真是不容易。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如果人生是趟旅行,那麼我們在這趟旅程中,難免就會遇上一些人。
有些人和我們一起長大,從牙牙學語地上爬的友誼開始,很特別的因緣。所以,她/他可能會知道我們的個性、人品、想法或能力、雄心壯志,為人處世態度種種,甚至人生觀、價值觀、金錢觀...等等。
有些人因緣際會和我們在旅途中相遇,成了同學、朋友、同事,因此有機會和我們談天說夢,秉燭夜遊或者促膝談心,或者就是在工作的配合中,琢磨出彼此的性格、興趣、專長、嗜好,進而明白了一些什麼,知道彼此可不可能同路走,知道雙方的差異是什麼,知道我們可以互補的在哪裡,或者不能越過的界線在哪裡?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家裡老人家常說,「飯可以隨便吃,話不能隨便說」,真的很有道理。
有時候我們總以為,我們可以說這說那的。誰和誰關係親密,所以就可以說南說北。真是這樣的嗎?其實未必吧!真正的理解不盡然是要對方告訴你很多很多,真正的包容當中必須要更深的信任。因為相信,所以不論言語、外相是什麼,就是接受。從心底接受,而不是因為語言接受。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語言其實只是其中一種比較直接的方式,並不是全部。這天底下的話,也不是每句都能說,因為很多話說出口都只是個人的感受,個人所以為的,有些無心的話,說多了其實也可能傷人呢。所以,某些時候,有些話或許需要一些保留。只是我們不自知或忘記了。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樣的心情其實有點複雜。
一個平常作文寫得還不錯的孩子,今天寫著寫著,哭了。因為我跟他商量,希望他針對今天的主題重新再寫一篇。不是因為他今天上課寫得不好,只是我覺得他的程度可以嘗試看看,用不同於以往的思考角度作切入,重新來詮釋一遍。然後比較兩者的差別,藉由這樣的自我比較,可以更清楚看見當中的不同。
孩子有點為難,雖然知道老師是和他商量,可是因為是老師開口,所以感覺好像也沒有太多的商量餘地。只是默默地、不置可否地低頭思索著,想我剛剛跟他討論的內容,想我給他的提示,或許也掙扎著不想要接受,但是開不了口。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從小到大,我們不斷地在做練習題。
念書時期寫參考書、測驗卷應付模擬考,工作以後不斷做專業範圍的演練,而後離開工作卻離不開與人相對,於是花更多的心力去做練習,如何與人相處互動,如何與人溝通說話或者交流,甚至更多更多時候,這些練習的課題是並存相續的,各個場域的練習題書寫在同一張試卷上,等著我們奮力解題。
工作、事業、愛情、友情、親情、婚姻、家庭、生活或者生命、人生,無一不是大課題,一不小心就相互交織成更大的一道題。所以,我們始終在做練習,練習如何解生活瑣碎的題、如何面對環境社會、如何看待人我,以及最終如何面對自我、完成自我。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看小朋友作文才突然想起一個問題,關於設限。
每次上課最怕也最不想聽到小朋友問,「要寫幾個字?」,一篇文章題目才寫下,內容都還沒思考就先問我要寫幾個字。聽得我想皺眉頭,我總想,文章內容要完整,不是因為你寫了幾個字。寫多了,未必是完美,寫少了或許是佳作,其實字數做不得準。
可是孩子剛開始總辯著說,他們老師都會先規定,到底要寫幾個字?這所謂規定事後經過了解,通常指得是「最少要xx字」。用意很簡單,老師知道孩子有惰性,所以沒有一個基本字數限定,孩子可能三、五句話就把一篇日記草草完成。這當中可能還包括早上幾點起床、刷牙、吃飯,寫了一堆流水帳,真正的生活重點一個也看不到。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聽見鳥叫聲。
所以停了下來。
吱吱喳喳 吱吱喳喳沒停過。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出門巧遇一個要來附近大學唸書的孩子,因為身上沒有零錢不好搭公車,問我可否換給他零錢。
不巧我手上也沒有那麼多的零錢,可是兩個人30元還有多一些,於是我直接把15元給了他。也因此聊了起來,才知道原來他九月後要來這附近的大學唸書,趁暑假先上來租房子熟悉環境,同時利用這段期間到另一所大學聽些暑期的課。聽些什麼沒有多問,倒是他主動跟我提起,這條路上好像有免費公車可以搭。我說那好像是鄰近的園區設的免費接駁車,有一定的路線走的。他說,那也沒關係啊,可以搭免費公車到xx,然後走幾步路進學校就很快了,而且這樣就可以把搭公車的錢省下來。
我還不知道怎麼應答,他已經接著說:「一趟公車15元,一天來回2趟就要30元,一個月下來要花不少錢的。」所以他想問清楚那免費接駁車怎麼搭,如此一來,就可以把這筆錢省下來了。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念之間,她放下醫生娘的養尊處優,和多項獎項的光環,離開原本富裕的生活,為一群又一群陌生的痲瘋病人奔走,為了籌集教育園區的資金,她也用自己的手開始做蠟燭...。
一個兒女有成,年紀老大的阿嬷,總是不定期出現在掃街或整理街道的行列,她是環保志工。沒想過要享福,反而覺得兒女既然已經可以獨立成家生活,自己責任算是完成了,所以想用還算健朗的身體和生命為這個環境做點什麼。不畏環境打掃工作的辛勞,艷陽下只是揮汗卻不多說什麼,天雨還是照樣出門,如實地做,如實地付出,少言語少華麗,卻多了一份感動。
幾個眼盲的人,總在週末假日聚集出門去義診。忘記自身的苦痛與遭遇,說笑話給來看病的人聽,耍寶給情緒低落的人歡樂。可是我們旁觀的人很清楚,其實正在說笑話的這些人啊,他/她們看不見這個世界!他們才是需要別人給予歡樂的人。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因為翻閱一本繪畫學習的書,所以看到一段讓人感動的文字。
大意是說,在作畫的過程當中,要注意畫畫的節奏。可這節奏並不明顯,需要畫的人用心去感受才能有所覺受。說得真是好啊,我想。通常我們對畫作的想法,不外色彩、線條、比例、結構、層次、光線...等等,總是可以很具體地說,可以很明確具象的要求或探究。可這「節奏」呢?似有若無。說不上來它在那兒,卻也不能說它沒有。好棒的一個詞,節奏。
也因此思考,所謂節奏,其實不只存在繪畫裡頭,它也存在於音樂、舞蹈、書法...甚至文字各個範疇。或說大自然界裡吧,天地萬物運行其實都有節奏。只是誠如作者所說,要用心的人才能有所感受,要用心才能體會。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常常對路邊的野花野草感到好奇,始終想不通,他們的生命力來自哪裡?
天地之間,自在生死自在開落,沒有人會刻意去為他們修枝剪葉或澆水施肥,也沒有人會多看他們幾眼。或有頑皮的小孩,粗魯的大人,一個不小心就從他們身上踩踏過去。一個回神,他們自己又復活了,彷彿什麼事也沒發生過。該向著天的還是向著天,該遮蔭蔽陽的還是窩在潮濕的角落,總是安身立命在那兒。他們仰仗的到底是什麼?天降甘霖,沒個定期。日常資糧也沒什麼著落,更沒人為他們張羅。
常常有人說,某某行業是靠天吃飯。有時候我懷疑,野花野草是不是看天活命?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看小朋友的作文,有時候心情像洗三溫暖。
偶爾發現一些奇思異想,文字可以上天下地,想像空間可以貫串古今,穿越時空領域,總是感到雀躍欣喜。彷彿看見一株文學的幼苗在萌芽,彷彿有了某種期待可以期待,也好像看到未來一棵名叫「希望」的大樹,即將冒出頭來。就是很單純的一種感動,因為發現有孩子跟自己一樣喜歡上文字。
只是,偶爾也會有失落的情緒。常看到一個十來歲的孩子,對自己未來的期許就是當個平凡的上班族,每天朝九晚五,認真工作賺錢養家,下班回家吃晚飯、看電視、玩電腦,然後睡覺,甜蜜入夢鄉。或者,希望自己長大以後,可以嫁個好人家當賢妻良母,洗手做羹湯;再不然就是想當個很有錢很有錢的有錢人,最好一輩子不必工作,每天享福享樂就好。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一個專長行銷管理的朋友,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總量管理。
這句話後來被我們延伸解讀,而有了人生是否可以總量管理的疑問?
「總量管理」乍聽之下,似乎有那麼一些宿命,有那麼一點無奈。因為彷彿已經先有了「結果」,有沒有必要去在意那個「過程」呢?或說既然已經知道最終結果是已定之數,那積極努力又有什麼意義?是不是因此就無所謂的追求?一度很認真去想這個問題。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有些畫面會定格在記憶深處,有些聲音聽過就不會忘記,有些故事即使一聽再聽還是不會厭膩。
一直很喜歡黃鶯鶯的聲音,儘管很久很久沒再聽過她唱歌,可是那乾淨的音色,永遠活在心底。偶然的機會,在廣播裡聽到她唱的「來自心海的消息」,那純淨還是繞樑不去。愛那乾淨的聲音,也想起自己曾經素淨的青春。
也一直很想念以前和爸爸拿著棉花糖邊走邊吃,漫步在植物園荷花池邊,邊吃邊說話,也聽他老人家「講古」。時至今日,依然愛聽老爸爸說故事,或許是因為童年藏在裡面吧。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早期看文藝片電影小說,總為戲中男女主角轟轟烈烈的愛情,或者戲中曲折詭譎的命運而震撼不已,一度以為人生大半如此或說是應該如此,總是要經過一番週週轉轉才夠味,就是要大肆闖蕩,非生即死,非黑即白,不成王或為寇,總該有個所以然。人生這齣戲似乎就是要這樣演,沒有其他可能的安排。否則,庸庸碌碌一生,來此一遭又有何意義?
年歲漸長,突然變得膽小。發現人生的大起大落,縱然有如驚濤駭浪驚險刺激,有如浪花拍岸絕景綺麗,或說乘風破浪,不可一世,那過程的冒險犯難,極其吸引人。終究叫人心驚。。我寧可岸邊觀潮,閒看潮起潮落;吟詠涼天,看日落黃昏;三五好友悠遊林間,同看斜陽夕照向晚。偶爾,就好整以暇,欣賞海上陸地愛玩晚歸的人。
是不是老了?總是這樣自問。是不是已經沒了鬥志沒了抱負?獨倚窗前,忍不住想問冷冷的新月。是不是覺得紅塵沒什麼好依戀,那麼牽掛又算什麼?是不是行近中年,都是這個樣?那奔波競逐於社會競技場上的英雄好漢們,又當如何註解?想必還是眷戀紅塵俗世的生活,還是有夢想要完成,還有許許多多的願景可以說,更多的是心頭的牽掛閒愁,彷若萬重山哪!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生活有時候顯得粗糙。
因為我們老是忘記好好彼此對待,從清晨醒來到夜深人靜。
我們有很多的時間都在和人見面說話。可能是家人,可能是朋友,也可能只是工作上的往來,或者根本就只是偶然的一段相遇,一場看不出意義的邂逅。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八里的孔雀蛤好吃!孩子胃口好可以吃掉大半份。孔雀蛤熱炒多少難免要加點辣椒,孩子還是吃得津津有味。吃得興起,還會耍寶高呼:「吃得飽中飽,人生多美好。」
喝玉米濃湯灑點胡椒粉提味,口感不一樣,孩子很喜歡。所以每次喝玉米濃湯,總是拼命猛灑胡椒粉,喝得嗆口,他說:「滋味太棒了,簡直是人間美味。」。胡椒粉,理論上應該也算有點辣吧,我想!
酸辣湯,他不愛喝,所以每次外出用餐點這道湯,他就皺著眉頭說怕辣,不敢喝。每每勸他試試,總推說那太辣了,不想試。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