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生活漫不經心,所以打翻幾次咖啡、一次紅茶和杯子。但是,洗碗功力算還不錯,所以鮮少想過會打破碗。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天意如此,實在也沒辦法。終究還是有那麼一次,手裡洗著碗,也沒刻意想什麼或分心看什麼。洗著洗著,突然,手一滑,「砰!」一聲可真是響脆哪。掉落地上的大碗,當場摔得粉身碎骨。

正錯愕著!卻猛然聽到孩子在身後笑得好高興。那種很誇張地笑,那種笑真的只有捧腹大笑勉強可以形容。打破碗的當下,現場顯得混亂,我急著處理善後。邊忙邊聽孩子大笑,心裡實在有點惱。不會主動來幫忙也就算了,還笑成那樣?簡直不像話。只是忙亂中,一時也沒力氣或心情罵小孩。

誇張的笑聲持續好一下子,我也料理得差不多,抬頭看孩子。孩子終於停住笑,很認真地跟我說,「原來大人也會打破碗喔!我都以為只有小孩子才會。」,「所以,大人自己有時候也會不小心的嘛。不是只有小孩而已。可是你們自己不小心,怎麼都不會罵自己啊?那小孩子一不小心做錯事,或打破東西就會被罵。」。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過得好快!彷彿才開學不久,孩子們明天就要參加學期末的結業典禮,一個學期就這樣溜過,感覺有點教人心驚。再仔細看,連2007年也用掉半個月了,真是可怕的事。

突然有個小小的壞念頭,真希望自己可以瞬間擁有法力,可以算計「時間」這個傢伙,可以有能力號令時間暫停。總覺得好多事情還沒完成,總覺得需要更多的時間可以準備,總覺得還不想這麼早就承認被時間打敗。偏偏,這都只是自己一廂情願。

時間,很特別,無所不在。時間,很無情,永遠只會向前走,從來也不會為誰停留。時間,很寶貴,每一聲滴答滴答,都價值連城。時間像個穿戴神秘面紗的女孩,始終讓人猜不透,她的心裡在想什麼?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完瑜珈課,跟朋友閒聊了幾句,難免聊到孩子們成長的點點滴滴,正所謂媽媽經是也。告別前,朋友說了句:「我們的孩子不是我們的!」,要我趁早覺悟有所認知,說完兩人莞爾一笑,互道珍重。回得家來,再想想,覺得這話很有意思。

孩子從我們而來,卻說孩子不是我們的。乍聽之下,好像有些矛盾。實則不然,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他/她有自己要完成的生命,我們只是這過程當中,和他/她因緣殊勝,相互扶持相互學習,或者相互成就的人。對他或她的生命本質而言,我們似乎不該主張所有權。

只是要早早就有這樣的覺悟,真的還蠻難的。一個生命的誕生,從他/她來到這世界開始,生養教育生活,哪樣不是跟著我們一起,或者說在孩子獨立成人之前,哪樣不是父母負責供給?那樣的情感密合,要怎樣說服自己,「我們的孩子不是我們的」,真是艱鉅的俢練。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索寓言的故事,很有意思。你可以把它當純消遣,也可以從故事當中發現一些深奧的哲理,真不愧是經典。

下午順手拿起小朋友借回來的故事書,隨手翻了幾頁,其中一則「猴子與漁夫」輕薄短小得不能再精簡的故事,引起我的注意。

故事內容大意是這樣的,有隻猴子在大樹上看到漁夫撒網捕魚,於是想要模仿。當漁夫休息去吃飯的時候,猴子趕快趁機下了樹,拿起網子準備撒網。結果魚沒抓到,網子竟把自己套住了,還因此差點淹死。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我在馬路上遇見一隻螞蟻。我跟牠說,「馬路上很危險,趕快回家去!」,牠說,「我正要去冒險,怎麼可能就這樣回去?」,說完扭頭就走,逕往人群裡去。

緊接著,我在校門口看見一隻蝸牛,揹著重重的殼,東張西望著。我問,「你揹個大房子來學校做什麼?」,蝸牛神氣地對我說,「我要來上學,當然要揹大書包。」,看蝸牛這麼慎重其事,上個學還要這麼大費周章,我於心不忍趕快幫牠找教室。

沒想到,我在教室窗戶邊又聽到白板筆哇啦哇啦叫。我好奇地湊過去,心想它不是應該待在老師的抽屜裡?白板筆很哀怨地回我,「我想要像小朋友一樣,可以到大操場去玩遊戲,一不小心就卡在這裡。」,啊!白板筆也想要有下課十分鐘,不用留在教室裡。難怪所有的孩子一聽下課,都急著趕快跑出去。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雨天,適合安靜。於是思考,關於技巧。在這講究效率的時代,凡事都要技巧,學習要技巧,生活瑣事處理要技巧,作學問要技巧,與人互動或職場工作也都要技巧。連同小朋友寫篇作文,都要著重技巧。技巧的俢練,彷彿是所有之必然。

因此我在思考,關於孩子一生中小小的文學起步,小小的人生篇章「寫作文」這件事,技巧到底有多重要?有的孩子天生就是對文字敏感度比較高,所以拿筆為文不難,技巧想必可以幫助他/她掌握更多的表達。有些孩子對文字的情感或熱情,的確是沒有那麼的深厚,心思略嫌粗枝大葉,總是習慣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故而想要勉強也勉強不來,只能給他/她更多的時間和耐心,不斷地引導和期待。所以,技巧在這同時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我如是想。

於是我也跟孩子強調,技巧很重要。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管對文字的熟悉與否,都開始認真檢視自己的技巧運用是否得當,都學會提醒別人,這樣寫那樣寫對不對?我想,技巧對他們來說,應該等同於武功祕笈或遊戲的密技吧。大部分的孩子都會在寫的過程哇哇叫,但實則很開心。因為有了密技,要通過關卡顯然比較容易。聰明一點的,可以少了很多腸枯思索的過程,儘管依樣畫葫蘆,雖不全像倒也有模有樣;反應沒那麼快的,多看多說幾次,也會逐漸明白,原來這當中藏有竅門。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侯文詠「我的天才夢」,有笑有體會。看他寫自己小時候頑皮的故事,覺得很有「人」味。人,還是要有點小缺點,比較像個人。

有時候在想,像他這樣的一個作家,是不是命中已然註定,遲早就是要走上這一條路。國小就會自己想辦法「印刷」刊物,為了某些別人看似沒道理的理由,不斷地寫稿投稿。為了想去迪士尼樂園玩,偷偷地把圖書館的雜誌上的抽獎印花撕下來,或者對著陌生的問路人說了一大串,其實並不存在,等同於自己虛構的一張地圖。...寫作的因子,應該從他還是孩提時代就跟著他了吧。

只是當年的主流價值體系下,寫作似乎沒有被親人或週遭太多的考慮或判讀,就被要求捨去。這樣的一個人,遵從社會價值觀點,一路讀書一路往博士學位路上走去,也一路在專業的領域裡,屢屢獲致肯定。名與利,卻安定不了他的心。終於他還是選擇昂首踏步迎向自己想要的路,當個作家。箇中的心路歷程與轉折,在「我的天才夢」裡,有著細說分明。很多有趣或掙扎的人生片段,也像無聲的影片透過文字,在眼前放映。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有一天,孩子玩遊戲玩得大概有些無趣。跑來問我,「酒又不好喝,為什麼大人要喝?」我說,我不愛喝,所以我也不清楚,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愛喝。不過,這種喜好見仁見智,有人當飲料喝,有人當品味。不管是飲料或品味,對他來說都太遙遠。所以,再深入了解的興致好像淡了點。

他又問,香菸的味道一點也不好聞,為什麼說是「香」煙?為什麼那麼多大人喜歡抽煙?

我說,大人抽煙的原因可能性有很多。有人喜歡感覺煙霧裊裊上升,有人覺得心情煩躁,抽煙可以放鬆心情。有人就是覺得這樣才會比較快樂、滿足,還有人說是因為做生意要交際應酬,不能拒絕。也聽過有人說,抽煙可以增加靈感,讓自己的工作更順利,或者有些人寫作的時候,習慣抽煙培養思緒。其他的,我沒仔細研究。至於為什麼說它是「香」煙,我想可能這樣比較吸引人,也可能喜歡抽煙的人,真的認為那樣的味道很對味,所以說那是香的。但是真正的理由是不是這樣,我也不知道。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因為離開台北很久,有好些年不常跟那裡的朋友或以前的同事聯絡。所以,知道以前的同事A罹患血癌,而終致撇下深愛她的先生和兩個可愛卻稚齡的兒子,撒手而去,也是以前公司裡的美眉事後告知。離開那年,她才39歲。

聽聞同事A的驟然逝世,的確帶給我很大的震撼。也間接觸動我,重新看待生命和時間,作更多的省思。發現,人的生命長短全然不在我們的掌握,但生命的內涵我們有機會自己寫就。所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所謂萬般因緣,半點不由人。因此有了小小的體會,我們或許沒辦法決定生命的長度,可是我們或許可以試著當自己生命的編導。我們或許沒辦法活得豐富多彩,但是我們可以試著活得深刻。

而後因緣湊巧,發現有人提倡減法的人生觀。我不記得是誰說的了,但是我完全認同,深深覺得每過一天,生命的額度就少了一天。所以,人應該在有限的生命裡,認真。做具意義的事,哪怕只是好好活著都行,而不要只是追逐。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每個孩子學習,難免都會遇上瓶頸。學才藝、學語文或者寫作文,認真的過程中,必然會遇上或大或小的關卡。

大人,其實也一樣。人生,就是一場又一場的學習。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同樣會碰上瓶頸。也許是工作業務上棘手的難題,也可能是情感路上的不順利,還有一些人,困在婚姻的繭,或者迷失在親子胡同裡。更多的人,一心一意想要走進權勢富貴的版圖裡,卻怎麼也找不到正確的入口,總是努力再努力,也未必能有所獲;更多的是,關在情緒的牢籠地窖,掙脫不得。生命的意象,宛如一座死城,除了幽暗,全無天光。

學習,是一條漫漫長路,永無止息。不論是大人、小孩,一旦走上學習之路,必然有機會和瓶頸相遇。可能來自自我,可能起於環境或他人,終究難以倖免。

only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