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b 02 Fri 2007 15:24
失落
- Feb 01 Thu 2007 22:03
下課後,說些什麼
孩子討論生命流轉的故事,突然有個念頭,如果生命真只是個故事,那對很多人來說應該就容易多了。
只是生命很難就只是個故事,生命往往要經過一個又一個的「真實」故事串聯和銜接,必須一個又一個的因緣承續,還有很多我們面對的當下才能明白的事理。這些都不會只是個故事,而是一步步如實走過去。
就像我和孩子聊到,每個媽媽不是生下來就是現在「媽媽」的樣子,而是經過很多的過去,才會變成現在的樣子。我告訴她,以前我怕坐船,頭會暈。可是帶孩子去澎湖玩,在快艇上遇到風浪,逆向回程的幾十分鐘裡,孩子很害怕,緊抓著我手不放,迫不得已,我只好假裝堅強當孩子的靠山,給孩子勇氣和力量。誰知道,這一假裝堅強,我居然真的不頭暈了,居然挺過那一關。孩子覺得既好笑又不可思議,怎麼可能會這樣?我說:可能是大家說的「為母則強。」。
- Jan 31 Wed 2007 15:21
拜拜
個好朋友想要在新的一年求取功名,聽聞咱住家附近的土地公極其靈驗。因此託我找時間幫她去拜拜,真誠地跟土地公請託幫忙圓夢。
於是,趁冬陽暖暖趕快出門,打點了眾人皆知的必備貢品「xx仙草蜜」,進了土地廟,投了功德箱,取了拜拜用的金紙,點香,才驚覺,方寸大的土地廟裡早已擠得水洩不通。多半是年輕的學子,三五成群作伴,為求考試庇佑而來。少見的一兩對年長的,想必是為了家裡的孩子有所求。
點了香,找不到位子可以拜拜,我只好等在廟柱旁,等這一波人潮散去。看著手裡的香燒紅,我忍不住往拜拜的人群看去,個個神情虔誠專注,口中念念有詞,手捧著幾支細瘦的香絲毫不敢褻瀆,那樣的虔敬讓人動容。一種完全的信任與交託,摻雜著敬天畏神的情懷,好美的一種情感。彷彿人的心靈,在此刻又回歸原始,只是單純地信靠宇宙的某種力量,非關文明,也忘記我們總是逞強地說:人定勝天。在那片刻間,我們自己似乎顯得特別渺小,顯得微不足道
- Jan 31 Wed 2007 00:04
可以問誰借時間
樣28歲,有人紅透半邊天,在專業領域裡儼然一柱擎天;卻也有人香消玉殞,來不及多說什麼,就悄然告別人間。生命,脆弱得讓人害怕;無常,快速流轉,讓人捉摸不定。
都是28歲青春年華,都是繁花盛開的當下,看著眼前的美好,想像著未來江山版圖將會更大。可是,時間留不住她。連賣小吃的老闆娘看著電視畫面都忍不住說,「那張臉看起來不像短命沒福氣的人啊!怎麼年紀輕輕就走了。真可惜!」,確實是張娟秀惹人憐的臉,沒有愁容,沒有風霜,也沒有太多的憂傷。我,也盯著電視螢幕看。
回家的路上,我因此在想,我們總說「等我以後...」,這「以後」到底是什麼時候?那「...」的內容又是什麼?在「以後」到來之前,我們又要做些什麼?我們現在都在做些什麼?
- Jan 30 Tue 2007 00:05
簡單的快樂。
一種快樂,很平常,對我卻很特別。…
看到孩子從零起步,經過一小段摸索後,勇敢而自信地跨出第一步,感到由衷的喜悅。
尤其看到一個和我一樣,面對電腦手足無措,總是不知該拿它怎麼辦才好的孩子。慢慢地,一步步跨出去,學會了怎麼去申請帳號,怎麼申請自己的部落格,怎麼發表第一篇文章,怎麼放第一張照片,怎麼去把文和圖結合,怎麼去做回應、怎麼去改裡頭的小東西…真的好高興。
- Jan 29 Mon 2007 16:12
或許「缺憾」是「圓滿」的一部分
爾.希爾弗斯坦有一本繪本「失落的一角」,很有名。早些年讀過,最近因緣際會重讀,體會更多。很多時候,我們的人生,就像那「缺了一角的圓」,始終在找,失落的那一角。
這樣的人生旅程,像不像是一場「追尋」?追尋自我、追尋外在的物質需求、追尋慾望渴求的滿足,追尋愛與被愛、追尋青春、追尋自由、追尋愛情,也追尋所謂的幸福、快樂及永遠,或者更多更多。
總是不斷地追尋,從有形的物質到精神的層次。也總在追尋的過程中,受傷或者挫折,錯過或者擁有,甚且更嚴重地,我們面臨了生命的威脅,我們被迫必須面對很多「失去」。追尋的結果,讓我們益發覺得,人生似乎始終有所缺。也或許,人生本來就是有所缺吧。所謂的「完美」或「圓滿」,其實是涵蓋著「缺憾」在裡面,這算是年歲漸長之後的體會。
- Jan 28 Sun 2007 22:16
北海一遊
客來,所以出遊,看海是主題,吃好吃的是必須。
所以,雖然是休假日還是早早即起,打點著出門去。第一站,目標是:金山金包里鴨肉。
車行高速公路,天氣還是顯得有些陰涼,所幸不算壅塞,遠山看似一幅又一幅的潑墨山水,整體感覺還可以。車內聽的是刀郎的歌聲,好渾厚的嗓音,帶點滄桑讓人很喜歡,心情因此大好。一路上,晚娘似的天色沒有太多的改變,人的遊興卻還是高昂,沿途說說笑笑,一會兒說起童年往事,一會兒說些家人無傷大雅的小八卦,一會兒開開玩笑鬥鬥嘴,時間過得反倒快。轉眼間,我們已經過基隆到萬里地界。
- Jan 28 Sun 2007 15:48
請當我是鄰居阿姨
子很活潑,有時候難免很皮很拗,任你說破嘴還是依然故我。當然不至於頑劣,可那片刻間的固執或態度,真會讓人氣得動肝火。於是,在那當下,我會跟孩子說,請當我是鄰居阿姨吧。
起初,孩子不懂我說的意思。事過境遷以後,問我為什麼這麼說。我解釋,人跟人的關係,往往會影響人和人相處互動的模式。所以,大部分的人,對鄰居都還蠻客氣的。因為各過各的生活,只要井水不犯河水,自然相安無事,出門見面打聲招呼也就過了。如果鄰居有話跟我們說,我們多半也是客客氣氣地聽。
可是,關起門來自家人可就不同啦,一天二十四小時扣除工作、社交、上學、睡覺,其他的時間都是跟家人相處在一起,因此比所有的關係都來得親密熟悉。
- Jan 27 Sat 2007 00:00
試著放手。
手,讓孩子奔跑,他/她才有機會,懂得開闊的美好和泥土的味道。
放手,讓至愛盡情地飛翔,他/她才會看清楚,天空到底有多遼闊、大地有多麼包容,愛又是多麼地柔軟。
放手,讓朋友做自己,他/她或許會明白世界之大,茫茫人海存知己,其實用心而已。
- Jan 26 Fri 2007 10:31
偶爾認真,偶爾不要太認真
落格掛了,本來想就放它一馬,別再增加它的負擔了。反正頹廢星期五,實在不需要活得這麼認真。
可是一早就看最新一期的商業週刊,看到裡頭介紹一些名人的書房,以及個人經典的閱讀習慣,覺得好好笑,想把它紀錄下來。
我知道很多人喜歡在上廁所的時間,翻看雜誌消磨時間,或者在浴室享受閱讀的樂趣。可是真像九把刀這樣,上廁所不看東西會感到空虛,等水龍頭流出熱水的空檔也要看漫畫,廁所裡看書一待可以一、二小時,甚至還能在裡頭吃布丁、零食,這...這太超越我的理解和想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