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市區辦事,經過熱鬧的中正路。天熱,悶著頭走,突如其來,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子杵在我眼前,嚇了我一跳。
還沒反應過來發生什麼事,男子手往我面前一伸,竟是跟我要錢啊。當下,有些錯愕,幾秒鐘的猶豫回神,我沒做任何反應地走開。
同時,往騎樓商家走,想要等車回家,也想看看這個人在做什麼。但見他在同樣的地方走來走去,逢人接近便又是猝不及防地伸出手去,要錢。直到我坐上車離開,還是沒有人給他任何東西。我不知道這個人從哪兒冒出來,進進出出這附近很多年,還是第一次遇上,有人光天化日地,就這麼大剌剌跟人要錢。
到市區辦事,經過熱鬧的中正路。天熱,悶著頭走,突如其來,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子杵在我眼前,嚇了我一跳。
還沒反應過來發生什麼事,男子手往我面前一伸,竟是跟我要錢啊。當下,有些錯愕,幾秒鐘的猶豫回神,我沒做任何反應地走開。
同時,往騎樓商家走,想要等車回家,也想看看這個人在做什麼。但見他在同樣的地方走來走去,逢人接近便又是猝不及防地伸出手去,要錢。直到我坐上車離開,還是沒有人給他任何東西。我不知道這個人從哪兒冒出來,進進出出這附近很多年,還是第一次遇上,有人光天化日地,就這麼大剌剌跟人要錢。
˙朋友聚首,閒聊之間,免不了還是會觸及「愛情」這個永生的話題。
初始只是說著早已雲淡風輕的愛戀,而後說起了朋友的朋友,這個或那個我們共同關心的人兒的情愛與婚姻和人生。
最後,朋友感慨地說:「都這把年紀了,還相信愛情,太可恥了。」突然想起前些日子在報紙讀的一篇小說,它的結論也和這論調一致。不知道朋友是否看過那篇文,有感而發,還是純屬巧合哪!可讓人傷心的是,曾幾何時,愛情在我們的生命裡,已經如此地脆弱不堪。甚至,脆弱得讓人覺得,相信愛情是可恥的。
˙偶爾,我們會聽見歲月的聲音。從遠方的友人身上,從某個教人錯愕的消息裡,或者是久別重逢的故人額上霜雪。
聽見這樣的聲音,總是憂喜交集。慶幸自己還能和這些多年的朋友有個聯繫,彼此還能相互惦記,該是多大的福分;卻也驚心,就這麼迎面而來,自己或者朋友的蒼老或滄桑,那時光的印記。
˙最近真是感覺孩子們長大了。
站得高,看得自然遠,視野領略理所當然不同。偶爾,還可以有些不一樣的收穫。
因為讓座,於是可以看到不同於昔日的窗景,發現尋常街道上有著不尋常的風景。或許是人,或許事物,也可能只是流動的雲影。
偶然的機會,我把位子讓給年過七旬的老婆婆。老人家開心,說起自己和丈夫從大陸輾轉來台,打拼出眼前有個自己的小店面,幾個成材的兒子女兒。她說,當年的日子可真是苦啊,如果不是咬牙撐過,想著給幾個孩子好的將來好一點的生活,還真不知道該怎麼熬呢。
一早就為了皮蛋上學烏煙瘴氣。
他迷看小說而晚睡,起早上學卻是不得改變,於是趕著出門偏又心不甘情不願,催他兩句,應答裡帶有下床氣。也知道他只是個半大不小的孩子,更說不上不愛上學故意拖延,或者叛逆。只是想貪睡,所以磨菇這蘑菇那,可聽那回話的態度就覺得這小孩說話真是無禮。事後他說「對不起」,但是兩個人還是各自悶著不吭聲出門去。唉,真是不容易,心甘情願。
也因此清醒而記起,那「甘心過這樣的日子」的有河,這兩天發表的一篇文:「最有名的短命書店」。說的是有河經營一年多來,努力盡心卻面臨休業與否的抉擇處境。主事者希望這篇文不要引發太悲情,但是我深深覺得,這可能的結局實在已經夠悲情了。對於有河來說,也對於普遍認同有河價值觀而愷切希望這樣有質感書店可以永續經營的讀者或顧客來說。
藝術,之於生活很重要。但是,年少不經事時不懂,也少有體會,直到這些年才隱約有所察覺,原來生活是門藝術,生活裡不能沒有藝術。
只是這覺察或者理解,來得太慢了。原就沒有慧根或藝術細胞的我,依然繼續過著凡俗的生活,吃喝打混日子如常走著。關於藝術,就留給別人吧!
可喜的是,最近卻因緣湊巧,連著三個週末都去聽劉岠渭教授講普契尼的歌劇,從「托斯卡」開始而「蝴蝶夫人」以至最終的「杜蘭朵公主」。
部落格,其實也是一種極致而簡約的風景。只要有心,隨時隨地,隨心所欲,愛逛哪就逛哪。
只要有心,在小小窗口就可以聆賞好山好水好風光,或者好人情。
從瑞士、紐西蘭或者歐洲各國的夢幻天堂,到台灣本土的大城小鎮曲徑穿堂,從繁華的大都會時髦生活,到鄉野尋奇老翁釣叟一日閒談,從尋常而美麗的紅花綠草、鳥囀蟲鳴大地樂章、鶯飛蝶舞招蜂來,看到高山上的神木、瀑布、流泉或幾抹雲彩,也可以從熟悉的朋友逛進陌生的人家花園,怎麼隨意瀏覽怎麼好,因緣具足,還能讀好多人的生活筆記、心情寫真或者故事、小說、繪畫、音律、雕塑…無數的創作。
那天,和皮蛋經過一個腳踏車車棚。正巧,一對小情侶和我們擦身而過,隨即停在某部腳踏車旁,同時聽到他們很驚喜地說:「咦,這部車子没上鎖ㄟ」我和皮蛋不約而同轉過身去,當下腦海裡閃過一個念頭,「他們想幹嘛?」皮蛋問,我也問。
當然,我們並沒有因此停下腳步,似乎也說不上來為什麼没有逗留,或者必須停留的理由。也或許,怎麼看那都像是學校裡的學生,光天化日之下,他們該不會有什麼不良企圖吧。怎麼想都不認為他們真有什麼壞心眼,怎麼也不覺得真會有什麼事。於是,我們還是順著既定的計畫往前走。
事後,也確實没聽聞有什麼腳踏車遺失事件,想來是我和皮蛋想太多。於是我笑問皮蛋,「我們這樣算不算人性本惡?」…我們思想太邪惡。皮蛋也笑說,有可能喔。
˙等巴士的時候。
下午出門,到平常等巴士的地方等車,幾分鐘過去,没瞧見車子蹤跡,於是從包包裡拿出書稿來看。
埋頭看書稿,竟忘記自己當時是在等車這回事。直到幾聲急促的喇叭聲「叭!叭!叭!」作響,猛然驚醒。
滿滿的情緒,多半是感動。
感動眼前這個春天,鳥語花香,綠蔭深濃,大地如此地花舞繽紛,姿態撩人,萬物生命如此地蓬勃,盎然。總在不經意的角落,發現一簇簇的紫色小花聚攏,自成一片花海。總在行經草地時撞見翩翩起舞的紋白蝶,相互追逐嬉戲或者相依相隨親親密密,也同時瞧見一球球淺白雪球似的蒲公英,和小小細瑣的黃花亮麗搖曳在風中。
或者,樹梢上,藏著咕魯咕魯叫的鳥兒,電線桿上、屋頂、陽台、牆角邊兒,三兩成群,吱吱喳喳說個不停的麻雀,以及那偶爾現身,略帶高傲挑釁而穿著一身烏黑勁裝的烏秋,甚至驚鴻一瞥,斑鳩大摇大擺地在大樹下散步,湖裡的大烏龜也忍不住探出頭來,吸吮著春天的氣息,…春日裡,許許多多的美好就在這些看似無意義的消磨裡,圓滿了意義。
最近沉迷聲色追逐,不過這聲色不是壞事。只是喜歡到處走走,看看花草樹木聽聽鳥鳴,看看水看看魚也看看松鼠,更或許,看看街上的忙碌身影和走在人群中的自己。
看人看花看魚看松鼠,聽風聽水聽百鳥鳴囀,都是生活中的小樂趣。
從花開裡,心喜春光的美好,欣見百花爭妍為世界妝點的美麗。更從那花開花落裡,瞥見一抹溫柔與深情。
孟母三遷,為的是給孩子一個好的環境。荀子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傳遞的是同樣的道理,身處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什麼樣的未來。睽諸孩子,真是再明白不過。
每個孩子,起始都是一張白紙。他們身上的色彩,來自我們為他買的衣裳。他們心靈的色彩,則來自於我們給他的環境滋養。
這環境,含有形與無形,含物質與精神,含裡與外,含家庭、學校、社會甚或街衢巷弄、公園綠地藍天一屋一舍…因著年紀成長,每個環境所產生的效應也就顯現。
好不容易,皮蛋終於段考結束。一如過往,總有個小出槌可以拿來說說嘴,譬如這次考試的數學題目又沒做完。哎喲,真是…無言。
他說,題目太難太多,時間不夠,不只他一個人做不完,班上還有很多同學也一樣。
關於這個問題,上學期已經發生過。如今,又來一次,真是教我百般不解。到底是皮蛋的數學能力有待加強,還是出題老師搞不清楚學生們學習狀況,或者攸關更大的學問,是我們的國中國小課程銜接,值得商榷呢。
人,多半是偏心的,我們得承認。至少,我認為自己是的。
身為一個文字愛好者,當我看到某些文字時,不自覺地對那個作者多了一分好感,多了幾分情。
身為父母,當我有好吃好玩的,我還是會先想到我的孩子,行有餘力,才能兼顧其他。我甚至相信,絕大多數的父母也都是這樣的。
雨,終於還是下了。灰色的天際,取代湛藍的心情,清晨出門有那麼點不大願意。不過,也不算太壞,至少溫度不低,少了點濕冷陰寒的感覺。花草樹葉上,沾了水珠圓滾滾滴溜溜,多了幾分靈氣,因此可以看見不同於昔日的美麗。
但是說到底,這雨愛下不下時有時無終究折磨人。出門不管遠近,都得備把傘,總是徒增不便。因雨,行動也少了俐落幾許。只是無從選擇,我們也沒那個能耐,對雨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於是想,我們真的只能望雨興嘆嗎?或者我們也可以發現雨天的樂趣呢。如果眼前有個孩子,我想,下雨對她/他們來說,可能比我們興奮多了。因為,這麼一來,他們就有足夠的機會玩水戲水,和同學在雨中奔跑相互捉弄,衣服打濕人滑倒了,還有充分而正當的理由,跟媽媽說,衣服弄濕弄髒不是他/她的錯。
漸漸體會,來來去去,人生之必然。
生活上,「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但這「備」也只是「備」,我們每天還是得為打點這些簡單的食衣住行育樂,到處奔波或遊走。青菜不會自動送進嘴裡,雞鴨魚肉不會自己料理,水果不會從果樹上直接掉進肚子裡,漂亮衣裳更需要精挑細選,買杯粗茶喝也得出門。
要不賢慧點,自己煮茶泡咖啡,還是得來來去去。更別說,其他的旅行、學習、打牙祭、柴米油鹽諸多民生大計,或者偶爾學人風雅,趕場音樂會、紙風車舞台劇什麼的。想看免錢的書,不到書店、圖書館,還真不知能上那兒圖利去。
頹廢星期五,運氣超好的。早上忙了些瑣碎的家務,下午帶著稿子匆忙出門,隨手抓了幾支筆放進包包裡,計畫在空檔時間順便看看孩子們的稿子。
沒想到,隨手抓的筆只有兩支是紅筆,而且是墨水乾掉的筆。哈哈,自己擺了自己一場大烏龍。最後落得喝汽水看從書局拎來的「燦爛千陽」試閱本。
這本書作者和「追風箏的孩子」是同一個人「卡勒德˙胡賽尼」,故事同樣是以阿富汗為背景。內容則不同於「追風箏的孩子」以兩個小男孩的友情作出發點,而是以一個富商私生女,十五歲少女「瑪黎安」開展,而延伸出女性在當時社會的處境和命運…等等。看試閱本還蠻吸引人的,感覺應該是本好看的小說,會讓人想一探後續的內容。
「流浪是為了看看這個世界,能不能用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為這句話感動,於是我買了謝旺霖「轉山~邊境流浪者」。
年輕的時候,浪漫地以為流浪是件浪漫的事。走過些許年歲,發現,「流浪」是種生命追尋,也許是形式上的出走,也許是心靈的浪遊。也或許,就是一種可以沒有理由的探索。
流浪,只是過程。流浪之後,才是生命的開始,我如是以為,現在。將來會不會改變,我不知道。日後,是否依然流浪,其實也是有可能的。
這兩天,經過好些之前偶爾去喝咖啡的地方。路依舊寬敞,街道巷弄沒什麼太大改變,熱鬧的市況如常,但是我曾經熟悉的店招門面和細膩景緻不見了。想當然爾,那習慣的咖啡香也消失其間,斯情斯景,不免讓人有些感傷。
這當中,有那麼一兩家是我特別喜歡的,或許因為店名吸引,或許因為走過的心頭點滴,或許因為裡頭某個角落有我珍藏的記憶扉頁。總之,曾經在那裡發生的一顰一笑,曾經在那兒品嚐過的咖啡味,如今都化為過去一筆。
我細細咀嚼這份失落,也領略甜美過去的回甘。或許,這幾家咖啡廳註定不會再重新開幕,但是我相信,擁有過的美好滋味,不會被忘卻,只會沉靜在心靈的底層。